谈自贸试验区
自贸试验区挂牌近一个月,总的运行情况非常顺利,共接待企业、个人咨询和办理近三万人次。截至目前,办理业务主要涉及企业核名、新设、变更、证照的领取等
谈负面清单
负面清单缩短的过程,也是进一步改革开放的过程。所以,这次定位成2013版负面清单,今后可能会有2014版、2015版,这个清单随着工作深入会逐步地缩短
谈金融改革
金融改革四个方面内容非常明确,会审时度势适时逐步推出。金融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为自贸试验区的投资、贸易便利化服务的,所以更应该关注制度创新
10月27日傍晚举行的第25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市长杨雄透露,第26次市长咨询会将于明年11月2日举行,主题是“加快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本次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主席奥里特·加迪耶什女士表示,今年的会议,进行了创新理念的交换,不仅使上海市受益于国际企业家们的智慧,也成为中国和全球交流的桥梁。
首次探讨“软实力”
奥里特·加迪耶什女士表示,本次上海市长咨询会议的主题是“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而这一主题的选择非常好地反映了上海的愿景和目标。会议中,就软实力进行了探讨,得出的结论是:未来让上海成为一个伟大的“世界之都”,需要的不仅是基础设施,需要吸引的也不仅仅是商业投资,更重要的是,上海需要来自世界各地的人。
会议中讨论了如何把上海的智力优势、竞争优势和各种特点结合在一起,更好地塑造上海的软实力。想法来自于世界的各个角落、各个城市,同时也代表着不同行业、业态的想法,包括如何让社会各界和上海市政府一起合作来建设上海的品牌,如何发挥创意以进一步打造上海的软实力。
杨雄评价今年的会议的特点,一是主题很新颖,二是成果很丰硕。他指出,今年会议首次把主题聚焦到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上来,既体现了上海发展阶段性的特征,又反映了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新要求。会议期间,市政府团队与各位成员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演讲嘉宾的观点和意见充分展示了国际企业家们的睿智思想和宽广视野,为借鉴世界级城市提升软实力的经验,加快把上海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文化建设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之一,杨雄说,上海将继续加强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上海已经把世博会中国馆改成了中华艺术宫,把城市未来馆改为当代艺术馆,还在实施一系列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杨雄说:“目前上海已经有广场文化、地铁文化,还有商圈文化,这些都是营造文化氛围非常好的措施,当然还会鼓励类似的一些活动。发展上海的文化应该还有很多其他举措,要营造更浓厚的文化氛围。”
明年聚焦自贸试验区
杨雄表示,明年会议聚焦自贸试验区的主要考虑是,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也是上海转型发展的重大机遇,“我们希望能够聆听国际企业家们的专业观点,帮助我们把这一国家战略落实好,推动上海的改革开放,实现新的更大的突破。”
杨雄介绍,自贸试验区挂牌近一个月,总的运行情况非常顺利,共接待企业、个人咨询和办理近三万人次。截至目前,办理业务主要涉及企业核名、新设、变更、证照的领取等。挂牌以来,自贸试验区门户网站每天访问点击量达到180万次。
对于各界最关心的负面清单,杨雄表示,这是第一次颁布负面清单,长和短是相对的。因为负面清单的编制是根据国民经济的行业分类,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有大类、中类、小类,这次采取以小类为主的分类清单,所以比较长。但如果以大类来分,可能就显得短了,但其实开放度是小了。负面清单缩短的过程,也是进一步改革开放的过程。所以,这次定位成2013版负面清单,今后可能会有2014版、2015版,这个清单随着工作的深入会逐步地缩短。
杨雄表示,目前自贸试验区基本的运行制度创新框架已经建立起来,主要的内容都在国务院已经审批的上海自贸试验区方案中,一些具体的开放措施在陆续公布,大部分已有具体操作细则。
有记者关心自贸试验区金融制度改革何时出台,杨雄说,在国务院批准方案里,关于金融改革有明确的内容,一是资本项目开放,二是人民币的跨境使用,三是金融利率市场化,四是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这四个方面内容在方案里是非常明确的,至于具体推出,应该会审时度势适时逐步推出。他强调,金融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为自贸试验区的投资、贸易便利化服务的,所以更应该关注制度创新。(中国上海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