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上海自贸区  /内容
上海自贸区
我国首部自贸试验区地方性法规上海自贸试验区条例8月实施
发布日期:2014-07-28 13:49
  

自贸试验区条例两大关键词

  坚持自主改革

  自贸试验区建设要坚持自主改革的指导思想,努力聚焦制度创新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运用现行法律制度和政策资源,改革妨碍制度创新的体制、机制,不断激发制度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

  法无禁止皆可为

  条例在总则中特别规定,凡是法律、法规、规章未禁止的事项,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自贸试验区开展改革创新,这充分体现了对公民法人而言法无禁止皆可为的法治精神

  725日,市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高票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地方性法规,《条例》定位为综合性立法,集实施性法规、自主性法规、创制性法规的性质于一身,堪称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基本法。《条例》共957条,从管理体制、投资开放、贸易便利、金融服务、税收管理,到综合监管、法治环境等方面,对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进行了全面的规范,将于81日起正式实施。

  条例体现十大亮点

  自贸试验区建设没有现成的做法可以遵循。怎样按照中央的要求做好先行先试?条例在总则中明确规定,自贸试验区建设要坚持自主改革的指导思想,努力聚焦制度创新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运用现行法律制度和政策资源,改革妨碍制度创新的体制、机制,不断激发制度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

  除了自主改革外,市人大将此次立法概括法无禁止皆可为、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企业注册便利化、海关和检验检疫监管制度改革、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五大金融创新、六大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一公平四保护、进一步增强透明度等十大亮点。

  法无禁止皆可为是条例一大亮点。自贸试验区建设必须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切实把企业作为重要主体,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条例在总则中特别规定,凡是法律、法规、规章未禁止的事项,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自贸试验区开展改革创新,这充分体现了对公民法人而言法无禁止皆可为的法治精神。

  《条例》规定了五大金融创新关键点。其一,创新有利于风险管理的账户体系;其二,促进投融资汇兑便利;其三,人民币跨境使用;其四,推动利率市场化体系建设;其五,建立与自贸试验区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所有的这些金融改革措施,都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行,为此,《条例》还规定了金融风险防范一条,落实各方面的风险防范责任。

  《条例》规定了六项事中事后综合监管的主要制度。其一,国家安全审查机制;其二,反垄断工作机制;其三,加强信用管理;其四,建立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和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其五,建立监管信息共享和综合执法制度;其六,建立社会力量参与市场监督制度。

  力求取得最大公约数

  此次立法注重开门立法,从草案首秀到法规表决,这部法规曾先后通过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召开座谈会听取企业意见、召开专家研讨会、举办立法开放日等方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丁伟说,市人大有关委员会会同市法制办、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等30多家部门对《条例》草案逐条进行多次修改、会商,力求取得最大公约数

  在市政府副秘书长、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戴海波看来,这部《条例》将为自贸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确保各项试点工作在法律框架下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规制度保障。

  立法为创新预留空间

  审议时,如何处理好改革的阶段性与法规相对稳定性的关系,如何把握好中央事权内容与地方事权内容修改的侧重点,一度成为修改时面临的难题。

  丁伟表示,此次立法把握的一大原则是:预留制度创新空间,处理好试验区改革的阶段性与法规相对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对总体方案已经明确、具体举措相对成熟且可复制可推广的事项,如制定负面清单等内容,在保留基本制度框架的基础上根据各方面意见予以了修改完善;对一些改革创新还在持续深化的内容,如海关监管制度创新等,通过概括加列举等表述方法,为未来的制度创新预留空间。(中国上海门户网站)



 





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昨天在沪举行签约揭牌仪式。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会见了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一行。 李强对中国建设银行长期以来积极支持参与上海城市发展建设表示感谢。他说,当前,我们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实施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围绕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中国......

[查看详细]
    后台管理    |     联系我们    | 公安部备案号:31011502016759 沪ICP备2002180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