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上海自贸区  /内容
上海自贸区
极端天气实在多 空中“道路”拓宽难
发布日期:2012-01-16 10:18
  

        据新华社北京8月8日电进入夏季,大量旅客频遭航班延误之苦。航班延误为什么越来越多?民航如何减少航班延误?记者近期围绕有关航班延误的热点问题,采访了中国民航局副局长夏兴华。

  记者:我国民航的航班正常率是什么水平?

  答:据统计,中国民航航班正常率2008年为82.65%,2009年为81.90%。在运输生产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民航航班的平均正常率一直保持在80%左右,在国际上属于中上等水平。

  记者:为什么统计数据与社会公众和旅客的感受有差异?

  答:主要原因是机票上载明的航班时间是飞机关舱门时间,不是飞机起飞的时间。飞机关闭舱门后,滑行到跑道,等到起飞指令起飞,还需要一段时间。由于宣传解释不够,旅客就觉得航班起飞时间总是比机票载明的时间晚,有的甚至晚很多。

  记者:感觉今年的航班延误比往年要多,为什么?

  答:恶劣天气是飞行的天敌。今年极端天气频发。冬季,北方降雪范围大、强度强;春季,南方出现多次大范围的暴雨天气过程;夏季,南北方均出现大范围暴雨天气,全国雷暴雨天气频发。这些极端天气对民航航班的正常率影响非常大,所以,今年上半年,航班平均正常率只有76.89%。

  记者:为什么经常出现机场天气很好,却通知旅客由于天气原因延误?

  答:天空中也有路,飞机必须在固定的航路上飞行才能保障安全。如果在航路上出现水平尺度较小的雷雨,飞机可以绕飞。一旦雷雨影响的范围较大,航班绕飞就十分困难了。

  记者:旅客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由于流量控制原因,我们的航班暂时不能起飞。”为什么要进行流量控制?

  答:流量控制是指通过限制单位时间内进入某空中交通管制节点的航空器的数量。我国引发流量控制的根本原因在于快速增长的需求与有限的空域资源间的矛盾。我国航空公司年航班总量已经从2003年的81.6万班上升至2009年的175万班,年增幅高达13.5%。仅今年上半年,我国的航班飞行总量增长就超过10%。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民航空管部门使用的空域资源却扩展有限。这与地面交通拥堵是一个道理。路本来就只有这么宽,但数量激增的机动车都要上路行驶,就必然会产生拥堵。

  记者:民航局目前采取了哪些措施治理航班延误?

  答:中国民航局已建立了保障航班正常的奖惩机制。

  一是延误航班统计和警告,每15天公布一次延误信息,对排名后20位、且航班正常率在50%以下的国内航班进行一次内部警告通报,每月发布警告通报两次。

  二是延误航班评估处罚。由于航空公司自身原因每月受到两次警告的航班,经批准,从下月起取消其本航季该航班。对因空管、机场、油料等原因造成航班延误的,要查明原因,给予必要的处罚。

  三是航班延误4小时以上,因航空公司飞机调配和自身服务等方面原因引发群体性事件,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取消航空公司该航班本航季时刻,并不再受理下一航季航班时刻的申请。
 





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昨天在沪举行签约揭牌仪式。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会见了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一行。 李强对中国建设银行长期以来积极支持参与上海城市发展建设表示感谢。他说,当前,我们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实施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围绕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中国......

[查看详细]
    后台管理    |     联系我们    | 公安部备案号:31011502016759 沪ICP备2002180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