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上海自贸区  /内容
上海自贸区
上海自贸区搭建金融开放可控平台
发布日期:2015-05-19 09:15
  

        金融改革与开放,是上海自贸试验的重头戏,其中备受关注的即是资本项目可兑现。在全国尚未开放的前提下,上海自贸试验区如何试验?能不能渗透?渗透的尺度如何?5月15日至16日,在由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和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等主办的“中国自贸区与开放新阶段高峰论坛”上,多位知名自贸试验区业务研究专家纷纷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理事长兼总裁王新奎表示,资本项目可兑换已写进上海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一年半以来进展较大,首先是搭建了自由贸易账户,等于一幢房子最基本的装修完成了,水电煤、通讯、光缆全部接通了;二是准备搬到房间里面的平台都建好了;三是合格的投资者也已在准备中。

  “目前遇到的问题是‘风险’,什么叫风险?对于同一个尺度,有的认为不是风险,有的认为是风险。”王新奎进一步指出,“另外,什么叫‘风险可控’?可控达到100%,还是可控至80%?三是风险一旦发生,怎么办?怎么预警?这些问题大家都没有底。”

  在王新奎看来,目前着力点应放在搭建人民币的循环机制,人民币要能够出去,出去后还要能够回来,这就需要设计出有价值的金融产品,吸引投资者来购买,“最关键的基本条件——资本项目可兑换,即需要资本项目自由化程度相当高,否则水进不来出不去,等于房间水管铺好了,自来水只能在房子里面循环,不能和外面管子循环。”

  至于自贸试验区金改的风险问题,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则认为,风险集中在自贸试验区内进行管控,由于范围较小,管理起来比较容易,但如果仅仅局限在区内,则是个很大的问题,因为金融开放的渠道会通过自贸试验区向区外渗透。

  “正是由于金融开放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这一战略,可能需要自贸试验区这样一个可控的平台来推进。”张军表示。在他看来,金融开放的一般顺序是加快海外直接投资;人民币国际化的阶段;经常资本账户的可兑换。

  上海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孙元欣表示,资本项目下可兑换共有七个大类有40个分项,目前35个分项是可以兑换的,而且是部分可以兑换,还有5个项目是不可兑换,“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下一步可能要把不可兑换的转化为部分可兑换的或者可兑换的,其中如果风险比较大的,可能通过试点的方式展开。”

孙元欣指出,扩区后的上海自贸试验区将发力个人跨境投资,“如果区内的自然人获准开立自由贸易账户的话,原来对5万美元的换汇额度将会提高,同时也会为自然人提供海外投资的渠道和可能。”





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昨天在沪举行签约揭牌仪式。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会见了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一行。 李强对中国建设银行长期以来积极支持参与上海城市发展建设表示感谢。他说,当前,我们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实施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围绕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中国......

[查看详细]
    后台管理    |     联系我们    | 公安部备案号:31011502016759 沪ICP备2002180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