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上海自贸区  /内容
上海自贸区
加快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深化自贸区改革
发布日期:2015-06-01 10:34
  

       记者28日从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上海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海事局、边检总站等口岸部门将通过加快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深化自贸区贸易便利化改革创新及成果推广等方式,推进上海口岸落实“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口岸改进工作,推进大通关建设。

  用自贸区平台进行改革试点

  据悉,各口岸部门都把自贸试验区作为各自改革试点的一大平台,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上海海关副关长王杰表示,去年上海海关推出了包括“先入区、后报关”等在内的23项海关监管创新制度,目前已有17项制度复制推广至整个上海关区,14项制度已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通过改革,自贸试验区海关通关效率进一步提高。区内进口和出口平均通关时间分别较区外减少41.3%和36.8%。”王杰称,不仅在通关时间上,上述措施对拉动外贸增长也产生了显著效果。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上海自贸试验区累计进出口货值762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增速高于上海市平均3.7个百分点,高出全国6个百分点,拉动上海市外贸增速5年来首次反超全国。

  上海海事局则在国际航行船舶驶离洋山港口岸过程中探索推行了“先许可、后查验”的制度创新,提供“船舶出口岸许可”即到即取、多份申请材料开航前一次提交、多艘船舶一次办结的便利服务,实现船舶出口岸查验业务办结“零等待”。上海海事局副局长刘亮表示,下一步,该部门将根据主管部门的要求,积极支持外商独资的国际船舶管理企业落户自贸区。此外,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方面表示,将帮助上海构建具有地方特色、富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大包括生物医药、总部经济、质量安全示范区等浦东重点产业在内的产业支持。并聚焦迪士尼、极地海洋公园、生物医药工程、电子科技、大飞机和造船等重大项目建设。

  各部门将合力形成通关协作

  据上海市口岸办主任张超美介绍,昨天上午召开的2015年上海口岸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讨论了上海口岸落实“三互”改进口岸工作推进大通关建设的实施意见,主要包括:加快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创新大通关协作机制和模式、深化自贸区贸易便利化改革创新及成果推广、集约利用口岸设施和加强信息化建设、贯彻国家战略加快区域大通关合作、改善口岸环境和提升口岸服务能力、完善综合保障和加强口岸安全畅通。

  “目前,‘单一窗口’已实现一般贸易申报、船舶出口岸联网核放、船舶进出口岸申报、自贸区一线进出境货物申报上线运行。实现了海关、检疫检疫、海事、边检4家监管部门在单一窗口受理有关申报。”张超美表示,下一步将完善已上线项目功能,推进拓展应用功能,将贸易监管的主要环节和主要部门都纳入到单一窗口,“6月下旬,将全面支持和推动企业广泛应用单一窗口。”

  张超美同时透露,在国家部委的支持下,上海将按照自贸区建设总体方案的要求,适应企业开展内外贸一体化和贸易多元化的需求,综合集约利用设施,提高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抓紧推进货物状态分类监管试点。目前已启动物流配送业务模式试点,还将逐步把试点企业范围扩大到贸易类企业,形成海关税务协同监管机制,建立和完善国内非保税货物进入海关特殊监管区的监管和配套管理措施。





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昨天在沪举行签约揭牌仪式。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会见了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一行。 李强对中国建设银行长期以来积极支持参与上海城市发展建设表示感谢。他说,当前,我们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实施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围绕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中国......

[查看详细]
    后台管理    |     联系我们    | 公安部备案号:31011502016759 沪ICP备2002180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