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上海自贸区  /内容
上海自贸区
全国商业保理行业协会联席会议在浦东召开浦东已形成商业保理行业集聚区
发布日期:2016-12-12 10:48
  

       12月7日至8日,全国商业保理行业协会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暨商业保理合作发展研讨会在浦东召开,上海、广东和重庆等全国8家商业保理行业协会负责人与行业主管部门、专业学者共同探讨商业保理模式创新与发展机遇,进一步推动国内商业保理行业政策顶层设计制订、业务实践探索和跨区域合作等。此次会议正式发布了商业保理合同文本,商业保理风险防范指引措施也即将推出。

  商业保理属于一种贸易融资工具,指的是供应商将基于其与采购商订立的货物销售或服务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由保理商为其提供应收账款融资、应收账款管理及催收、信用风险管理等综合金融服务。

  在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背景下,商业保理行业自2012年试点以来发展迅速,目前全国共有商业保理企业近5000家,正逐渐成为中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业内预计,到“十三五”末,我国商业保理行业业务规模将达到亿万级。

  全国商业保理行业协会联席会议之所以在浦东召开,源于浦东是最早试点商业保理行业的两个地区之一,且目前已形成商业保理行业集聚区。

  截至2016年10月底,浦东新区设立的商业保理企业已超过400家。其中,106家保理企业正常开展业务,已累计投放保理融资款655亿元,超过3亿元以上的重点企业达到35家。

  尤其2013年上海自贸区挂牌以来,浦东商业保理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一批国内外优秀企业积极参与商业保理试点,目前在上海设立的商业保理企业90%以上都集中在浦东,既有国内大型企业,又有国外保理企业,比如国家电投、陕西重汽、宝钢、平安保理、日立保理、高银保理等。

  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浦东新区副区长简大年表示,浦东自从推出商业保理试点以来,为缓解浦东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提供了较大助力。

  尤其是上海自贸区设立以来,融资租赁兼营商业保理等政策落地实施,更是推动了商业保理行业在浦东集聚和发展,目前浦东已诞生了一批商业保理骨干企业。

  “浦东已制订和出台了全国首个《商业保理试点监管暂行办法》、首个《商业保理信息监管系统》,从前期的准入到后期的监管,探索形成具有浦东特色的商业保理法制体系。”简大年表示。

  浦东新区商务委副主任孙永强在商业保理合作发展研讨会上发布了商业保理的“上海样本”。他表示,浦东针对商业保理这一新行业进行了大胆而有序的探索,目前已形成了准入制度严格、市场主体多样化、监管模式定制可控、行业组织培育专业人才的上海浦东模式。

  金润商业保理是商业保理“上海样本”的企业之一。针对国内物流企业硬性成本支出高、收入与支出期错配等情况,金润商业保理依托ETC发卡单位的高速公路通行后付费业务推出创新保理产品——保付通,已于今年3月上线,目前平台拥有近千家物流企业用户,累计拥有有效车辆近4万辆,通行费累计28亿元,预计全年业务量将达40亿元。

  记者获悉,浦东下一步还将通过搭建平台、制定政策等措施做大商业保理市场主体规模。同时,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利用浦东跨国公司与国内大企业集聚的人才、信息、资源等优势,探索商业保理合作新模式。据上海市商业保理同业公会会长、浦东商业保理行业协会会长时运福透露,在跨区域合作方面,目前正酝酿成立跨区域的联合保理公司,股权方面既有国资、也有民资以及社会资本。(浦东时报)





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昨天在沪举行签约揭牌仪式。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会见了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一行。 李强对中国建设银行长期以来积极支持参与上海城市发展建设表示感谢。他说,当前,我们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实施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围绕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中国......

[查看详细]
    后台管理    |     联系我们    | 公安部备案号:31011502016759 沪ICP备2002180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