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上海自贸区商务委举办《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航运法治建设公约》签署仪式。包括航运法律和仲裁机构、行业协会、高校航运法律研究机构在内的共22家单位集体签署公约,将为自贸区航运企业提供优质的法律仲裁服务。同时,在《公约》框架下初步达成4个合作项目。分别是:东盟法律服务上海合作中心项目(上海国际航运仲裁院——东盟法律服务联盟)、通用航空产业特殊保险产品创新项目(上海通用航空协会——上海航运保险协会)、国际海员法律调解中心项目(上海船东协会——上海经贸调解中心)、国际船舶管理第三方法律责任项目(上海国际航运发展中心促进会国际船舶管理人分会——上海交通港航发展研究中心)。
随着航运领域不断扩大开放和制度创新,海事、航空纠纷的数量迅速增长,案件受理类型覆盖面明显变广。同时,在国际贸易和运输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前提下,国际航运法律规则也在酝酿着新的变化和发展。鉴于此,航运法治环境建设已成为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方面之一。
为此,上海自贸区商务委先后组织了多轮专家论证会、企业座谈会和工作推进会议,围绕功能定位、企业需求、全面服务、支撑保障等方面,全面探讨优化航运法治环境的可行性和可能途径。经过近一年的摸索,联合航运界、法律界,搭建自贸区航运法治环境建设平台,并举办本次《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航运法治建设公约》签署仪式。在《公约》框架下,平台将整合各相关政策资源和法律资源,给自贸区内航运机构和企业提供政策引导、法律咨询、纠纷化解、合同履行等全方位法律服务。并探索行业标准、格式合同制定、行业法律风险预警新模式,规范航运市场秩序,营造更加公正、更加便捷、更加优质的法律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