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上海自贸区  /内容
上海自贸区
浦东实现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事项“全区通办”
发布日期:2017-12-06 10:09
  

就近办理一站办结

浦东实现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事项“全区通办”

让数据多跑腿让百姓少跑腿

2017年12月1日起,浦东新区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事项基本实现“全区通办”。浦东居民办理民政救助、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就业促进、计划生育、副补发放、工会事务、住房保障、社保卡办理、残联事务、档案查询等事项,可选择就近办理,一站办结。

目前,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受理中心”)办理的个人事项大约有195项,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大部分都需要向户籍所在地街镇提出申请。但浦东区域广、人口多、人户分离的情况突出,市民实际办事时往往需要奔波往返。因此,可以就近办理、便捷办理个人社区事务,是广大群众的呼声和心愿。为此,浦东新区提出要借助“互联网+政务服务”手段,实现个人社区事务“全区通办”,让数据多跑腿,让百姓少跑腿。这也是浦东新区深化自贸区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打造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先行区的重要举措。

在市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区11个委办局、各街镇通力合作、紧密配合、全力推进。经全年筹备落实,浦东新区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事项“全区通办”基本实现,2017年12月1日起正式实行,可通办事项数量由年初的65项提升至188项。

浦东实现“全区通办”的方式是收受分离,也就是收件地和受理地分开。市民可到全区任一受理中心提交材料,收件地受理中心对材料进行初审,同时将材料电子化,通过“全区通办”系统传送至受理地,也就是实际户籍所在地/居住地受理中心进行受理,流程结束后,市民可在收件地受理中心领取办事结果。同时“全区通办”还为居民提供快递服务,根据申请人的选择将纸质版的办事结果快递给本人。“全区通办”通过政府内部的流转和信息化手段,实现前后台“收受分离、即时互动、无缝衔接”,将方便留给群众,把复杂交给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全区通办”中有44个事项实现了突破。这44个事项通过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优化街镇和区级部门之间审批流程等方式,在征得市级主管部门同意的基础上,在浦东推广“收受不分离”模式,实现收件地收件、收件地办理,进一步方便居民办事。

在线下通办的基础上,浦东还开发了社区事务网上办理系统。今后,居民可以通过ipudong app,部分事项实现“在线提交、在线审核、在线办理”,探索形成线上线下联动发展、相辅相成的社区政务服务新模式。

下一步,浦东将继续推进社区政务服务事项“全区通办、全程在线”,不断提升社区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并结合浦东新区“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破解“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难题,让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共享“互联网+社区政务服务”发展成果。





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昨天在沪举行签约揭牌仪式。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会见了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一行。 李强对中国建设银行长期以来积极支持参与上海城市发展建设表示感谢。他说,当前,我们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实施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围绕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中国......

[查看详细]
    后台管理    |     联系我们    | 公安部备案号:31011502016759 沪ICP备2002180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