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丹东海关的关员们
鸭绿江畔的丹东海关已经有百年历史。这里监管点多、监管线长,地理位置特殊,业务种类齐全。既有公路、铁路进出口货物,又有旅客行李、邮递物品、管道运输监管。
鸭绿江大桥公路货运口岸就设在桥头旁的一个封闭的大货场内。每天早上的8点开始这里就繁忙起来,数十台装载各色商品的货车集中在院内排队出关。这里就是货车司机们口中的“海关大院”。
丹东海关查验科的关员们也就是从这时开始就在这些挪动着的大货车间不停穿梭,在突突的发动机声中大声喊叫:指挥车辆停靠在指定位置接受查验,询问报关员货物有关信息,甚至有时还要指挥疏导拥堵在一起的大货车。虽然没有整齐摞起的一层层集装箱,没有高效运行的塔吊和叉车,这里依然是大连海关最繁忙的查验现场之一。
刚刚从一台货车箱里跳下来的查验科长杨基勇顾不得去抹满额头的汗,在查验单上签了字,给货车加上封,马上挥挥手让这台车排队出关。他说,每天从口岸进出的货车大概有500台,忙的时候要在院儿里来来回回走一整天。“晚上下班,嗓子哑了,耳朵嗡嗡响,还有一肚子汽车尾气带回家。”一起当值的女关员李军也介绍说,在这里做查验工作,接触的货物形形色色,种类特别繁杂,她掌握的商品知识已经以“几何”数量增长了。“我还有一个变化,就是以前基本不化妆,现在上班必须抹浓一点儿的妆——这里的灰尘和尾气铅太重,一天下来,脸上的灰一层一层的,不抹厚一点,洗脸皮肤都会疼。”恶劣的监管环境并没有降低查验关员的工作效率,今年第一季度,货运车辆43478台,查获各类走私违规、违法案件68起。
和来回奔走的货运查验关员不同,口岸的旅检关员是在室内站着办公,可他们一站就是一整天。旅检岗位设在桥头旁联检楼的大厅里,因为两国传统的边境贸易活动和公务活动绝大多数都要通过鸭绿江大桥口岸进行,这里每天出入境的中外旅客和公务人员很多,旅检关员们上岗后几乎没有坐着休息的时间,一会要对进出境旅客的行李过X光机检查,一会要根据X光机结果和其他风险点选择行李开包查验,一会又要疏导大厅人流、解答各类疑难问题。今年以来,旅检关员共监管进出境客运车辆4390量,旅客4445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