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海关  /内容
海关
拱北口岸通关扩容 确保监管服务到位(图)
发布日期:2013-07-03 13:33
  

                                                 图为:改扩建之后的拱北口岸 张建林∕摄

 

                  图为:拱北口岸新联检楼投入使用第一批旅客经过海关监管现场出境 张建林∕摄

        6月28日,随着新建东、西两翼的旅客出、进境大厅开通,珠海拱北口岸通关能力扩容至50万人次,是该口岸设计之初的3倍多。
        在拱北口岸扩建联检楼开通仪式后,部分旅客选择经东翼的出境大厅前往澳门,上午旅客流量平稳。下午4点,位于西翼的进境大厅开放,至晚上9点。整日来看,进出境旅客主要选择拱北口岸联检大楼主楼进出境,东西两翼未现客流高峰。
        拱北海关从加强珠澳口岸合作,全面提升口岸通关效率的大局出发,积极支持地方政府开展拱北口岸改扩建工作,并全力做好海关监管和服务。在东西两翼启用前,就加强对监管场所布局、业务通关模式的研究,紧锣密鼓开展监管设施设备安装调试、场地验收、人员安排、业务培训、后勤保障等工作,确保新联检楼如期投入启用和海关监管到位。拱北海关举全关之力,从全关交流、抽调关员50余人支援下属的闸口海关。

        新闻背景:最繁忙的旅检口岸——拱北口岸
        新建的东西两翼联检楼,是在拱北口岸原有联检楼东西两翼各增建了一栋三层高联检楼。28日率先启用的是增建联检楼的地面首层,东侧为出境大厅,设有27条查验通道;西侧为进境大厅,设26条通道。首层全部开通后,设计的日通关能力为35万人次;二层开通后,最终通关能力将扩容至50万人次。在客流高峰期,这将有效舒缓拱北口岸主联检楼的通关压力。
        拱北口岸历史悠久,长期以来为促进内地与澳门两地经贸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位于东、西两翼之间的拱北口岸联检楼21年前兴建,于1999年10月2日启用,原设计日通关能力仅15万人次。近年来,随着内地与澳门联系的日益紧密,拱北口岸目前日均通关人数近26万人次,高峰期超过30万人次,在全国各陆路旅检口岸中跃居第一。(孙海波∕文 张建林∕摄影)






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昨天在沪举行签约揭牌仪式。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会见了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一行。 李强对中国建设银行长期以来积极支持参与上海城市发展建设表示感谢。他说,当前,我们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实施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围绕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中国......

[查看详细]
    后台管理    |     联系我们    | 公安部备案号:31011502016759 沪ICP备2002180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