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海关  /内容
海关
上海海关支持全球最大单体全自动码头洋山开港(图)
发布日期:2017-12-25 09:38
  


      在洋山四期全自动码头的西侧,停靠着一辆标有“中国海关”字样的白色卡车,这辆海关监管车伸出展臂,就能架起一个检测门。无人驾驶的自动导航集卡从检测门下穿过,就好像做了一个全身CT,集装箱里到底装了什么,一目了然,整个查验过程,耗时不足15秒。
      “车不用停,在这里扫完后,车直接就开入堆场。海关智能监管模式配套智能码头启用,使货物停留港区的时间进一步缩短。”上海洋山海关物流监控四科科长徐波所说的,正是海关契合洋山深水港四期全自动码头,建立的“智能监管模式”。
      依照以前传统的码头作业模式,收到海关查验指令的企业,需要先去港务部门排查验计划,再吊箱至查验场地,中间涉及不少环节,需要耗费很多时间。现在启用全自动码头并采用智能监管模式后,前期环节缩短为一个卸船环节,完成卸船的货物由自动导航集卡按照预定路线,直接运抵查验场地。
      为了全力支持洋山深水港四期建设,与码头“自动化”、“全封闭”特征深度契合,洋山海关积极建立“验放自动化、监控远程化、通关零等待、物流零干扰”的智能监管模式,在支持无人自动码头高效运作的同时,最大幅度提升通关速度。除了现场查验,智能监管还体现在大数据系统中。海关将查验模块嵌入码头的运营管理系统,一个集装箱还没到岸,海关就已掌握其物流信息,并提前进行风险判别,通过减少对低风险商品的干预,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未来,上海还将对标国际最高标准,设立自由贸易港,洋山四期有望纳入其中。
      全球最大的单体全自动码头——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动化码头已于12月10日正式开港。码头共有7个集装箱泊位,集装箱码头岸线总长2350米,陆域总面积约223万平方米,设计年通过能力初期为400万标准箱,远期为630万标准箱。自动化码头的建成,为巩固上海港港口货物吞吐能力世界第一的地位提供了全新动力。






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昨天在沪举行签约揭牌仪式。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会见了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一行。 李强对中国建设银行长期以来积极支持参与上海城市发展建设表示感谢。他说,当前,我们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实施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围绕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中国......

[查看详细]
    后台管理    |     联系我们    | 公安部备案号:31011502016759 沪ICP备2002180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