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台资企业,我们对大陆的海关政策了解不够,负责海关事务的部门业务做的不够规范,宁波海关发现了问题,对我们的行为进行处罚后又积极帮助我们解读政策,改正错误,规范经营。我们很感谢这种帮助。”宁波某台资企业总经理说。
事情是这样的,宁波海关对这家台资企业稽查过程中发现,企业没有经海关批准把原本用于出口制品的保税料件擅自在国内销售,同时低报剩余边角料的实际销售价格,这些行为都违反了国家政策,对正常的进出口活动造成了一定影响。海关最终对企业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棒子”是打下去了,那接下去呢?宁波海关在执法过程中发现,企业并非故意犯错,同时企业态度良好,认真配合海关工作,那么怎样引导企业“不走错路,少走弯路”,增强企业的依法纳税和守法经营意识呢?为此,宁波海关专门组织业务骨干再次前往该公司,从海关行政处罚逆向监管的角度,详细讲解企业在开展海关业务过程中常见的业务差错,鼓励企业在满足条件后主动提升海关管理级别,以享受诸如串料试点、联网监管、边角料月度集中补税等相关政策扶持。这一举措,拉近了企业与海关之间的距离,消除了企业对海关的抗拒和畏惧,同时增进了企业对海关工作的了解和理解。企业负责人表示,海关没有“一刀切”,对他们依然充分信任。通过与海关的交流,企业的路会走得更直更宽。
今年以来,宁波海关一方面,对违规企业勇于亮出“黄牌”,另一方面,认真指导扶持企业,只要企业诚信守法,就能开“绿灯”顺利通行,实现海关与企业良性互动,促进对外贸易健康有序发展,共建和谐繁荣口岸环境。
(胡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