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海关  /内容
海关
广州海关一“减”一“增”助力广东发展
发布日期:2012-04-18 11:18
  

        春雨纷纷,广东汉能光伏有限公司的仓库前却是一派忙碌的景象。近日,该公司建设的大型光伏生产基地项目最重要的一环——欧瑞康生产线,在广州海关的大力支持下通关进口,这标志着又一个国家扶持的新能源、新材料项目进入预备投产阶段。 
        支持广东汉能光伏,是广州海关为企业减负、为发展增效的众多事例之一。今年以来,广东外经贸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企业面临激烈国际市场竞争,同时广东外经贸结构调整和优化也迎来了难得的机遇。在最关键的时候,广州海关迅速出台了为企业“减负增效”的12条政策措施,用实际行动支持广东外经贸转型升级,为广东经济发展增添新引擎。 

        新技术企业享优惠 

        “我们的欧瑞康设备进仓了!”汉能光伏产业集团高级副总裁兼广东汉能光伏公司总经理王俊娟大声宣布。在“热烈祝贺欧瑞康设备顺利到货进仓”的大红色横幅下,14辆承载崭新进口设备的大型集装箱货柜车排成两行,公司员工摩拳擦掌,劲头十足,喜悦的笑容洋溢在脸上。这个国际最先进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将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广东汉能光伏建设的大型光伏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属于国家大力发展和扶持的新能源、新材料项目,被纳入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广州海关对于汉能光伏等一批新能源、新技术企业,广州海关将积极支持其适用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减免税政策,重点扶持投资规模大、生产周期长的技术先进型、重大装备制造业发展。 
        “这批设备的进口,海关给予了很重要的支持。” 王俊娟感激地说,“这条生产线是纯进口设备,价值大,涉税额高,而近两年经济形势不乐观,银行放款谨慎,我们资金压力非常大,多亏海关及时帮助我们向海关总署备案申请减免税‘鼓励项目’,同时还鼓励我们申请可以同时免征关税和增值税的‘重大技术装备项目’的审批,为我们企业减缓了巨额的资金负担。” 
        为了不延缓汉能项目建设进度,确保设备及时进口,广州海关想了很多办法。一方面成立专责小组,多次主动到汉能公司进行现场调研,了解企业的实际困难,召集业务骨干制订有针对性的服务措施;另一方面在了解到由于银行保函未能及时开出而可能导致汉能设备面临滞报风险后,及时制定了针对未报关设备转关运输、临时存放的监管措施。在企业物流仓库内设立海关临时监管仓,并对监管仓进行严格管理,确保货物安全。 
        除了对大型建设项目的贴心服务外,海关也注重对新兴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帮助:建立汽车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A/AA类企业重点培育计划,使新兴中小企业尽快享受便利服务待遇;并针对企业自有品牌受到仿冒产品冲击的问题,建立知识产权沟通制度,强化“订单式”普法服务,通过点对点咨询专窗、现场滚动播片等方式放动漫宣传,加强海关政策解读,指导企业加强自我防护。 

        口岸通关“大提速” 

        “实施进口废纸原料‘到厂监管’后,我们的货柜直接到企业堆场进行拆分,海关通过视频立体监控体系实现有效监管。清关速度由5天减少到2天,光查验费我们就节省了750万元。”在广州南沙港,广州造纸集团有限公司报关经理王凤艳兴奋地对笔者说。 
        2012年初,外围经济环境被诸多不明朗因素影响,国内企业出口订单下降,不少企业面临资金周转压力增大的局面,通关效率越来越成为外经贸关注焦点。广州海关适时推出贸易便利化措施,提升南沙口岸大通关效率。新的通关模式“前伸后延”,时间上要求企业提前向海关申报详细数据以便海关分析,空间上拓展到企业运输、拆解、生产的全程,海关随时无缝介入,既保证监管链条的完整,又切实为口岸大通关“松绑”。 
        航线是口岸的“物流大动脉”,广州海关以帮助港口增开航线为突破口,与马士基航运集团签订关企合作备忘录,全力支持增开南沙国际航线。海关还联合港务、港监、质检等口岸部门,对船舶通关提供“多部门”、“一站式”服务,释放出南沙港的无限潜力。航线的增加还大大拓展了南沙口岸辐射的广度和深度。佛山、中山、 江门等地的企业也纷纷到南沙港报关出口。“因为船期问题,我们以前不得不转关到距离较远的口岸。现在,南沙港马士基共新开通14条航线,出口通关由4至5天压缩到1天,物流成本下降55%。贸易周期的缩短加速资金回笼,这对出口导向的中小企业来说太重要了。”利通达报关有限公司主管钟远香说。 
        海关推动建立了口岸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小至船舶到港后的引航、货柜查验的调度,大至信息平台的共享、检验检测设施的完善,都通过联席会议得到协调和解决。有税进口当天放行率由2011年上半年的96.7%提高到目前的接近98%的水平、查验耗时缩短30%、当天结关率在全国名列前茅。口岸联检单位的和谐联动为企业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今年,省里刚出台支持微小企业发展的‘56条’,海关便提出减负增效若干措施。‘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关检合作模式也即将在南沙试点。”广东合捷国际供应链有限公司负责人李耀新充满期待地说,“相信南沙将迎来大开放、大发展!”。 
        广州海关将实行综合业务改革,对关区通关企业实行科学分类,重点管住极少数高风险企业,确保90%以上的守法企业获得最大通关便利,实现口岸通关“大提速”。此外,广州海关与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紧密携手,加强关检执法合作与互助,“三个一”模式在南沙率先启动试点,并将逐步推广到全关区。 

        加工贸易梯度转移 

        近日,笔者在广东清远市清新县禾云镇某稀有材料有限公司大门口,看到一辆辆装满货物的货柜车鱼贯而出。公司营销部门负责人高兴地说:“由于海关的便利化举措,我们今年又多收了‘三五斗’。” 
        清远是广东经济发展的“末梢”之一,从广东经济中心向末梢的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以及就地的转型升级,关系着广东科学发展大课题,也成为广州海关为企业经济增效、为地方发展增效的重点。 
        清远地区加工贸易业务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清远加工贸易势头良好,但由于清远市加工贸易企业大多技术含量低 ,处于产业链低端,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海关通过不断优化监管服务,促进企业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助力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 
        海关依托“三方联网”平台,实现外经贸部门、海关和企业三方数据上的互联互通,更加凸显了加工贸易联网监管的便捷优势。“三方联网”实现了联网监管业务审批无纸化,既提高企业办事效率,也大大简化了企业往返外经贸部门、海关办理批准证、经营范围备案等手续。比如原来需要1至2天办理经营范围变更手续的时间,现在缩减至1至2小时。 
        广州海关还专门成立了清远再生资源圈区管理工作小组、顺德(英德)产业特别合作区工作小组,设立专人专岗,积极参与清远市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参与各工业园区重点项目前期规划、功能定位、产业布局等,为入园企业特别是“双转移”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咨询服务,详细解读海关相关优惠政策。 
        推动广东科学发展,海关一直努力向前。日前,广州海关为企业“减负增效”、支持广东省外经贸发展的12项措施初见成效,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省长朱小丹、副省长招玉芳、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等领导分别作出批示,对此给予高度评价。4月10日更推出支持广东省大宗资源性货物扩大进口、加速通关的措施,促进油气、化工、煤炭、粮食、钢材、原木、铁矿砂等大宗资源性货物进口。对于这些事关国计民生的货物,海关将设立“绿色通道”,实行“提前报关”、“便利担保”、“加速化验”和“税费电子支付”等一系列便捷措施,还将大力支持煤炭、油品、矿石和粮食等专用码头的建设,努力建设一流的大宗资源性产品进口口岸,为大宗资源性货物进口企业减负,也为广东经济发展再增动力源。 
        广州海关关长高融昆表示,下一步广州海关将继续推动落实“减负增效”,包括全面推广加工贸易“三方联网”改革项目,探索创新保税加工单耗管理制度,简化加工贸易外发加工和深加工结转手续,大力推动南沙保税港区的优化发展,支持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建设,以及配合地方政府做好肇庆高新区综合保税区、佛山国通保税物流中心等特殊监管区域的申建。
(徐越/文)


 






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昨天在沪举行签约揭牌仪式。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会见了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一行。 李强对中国建设银行长期以来积极支持参与上海城市发展建设表示感谢。他说,当前,我们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实施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围绕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中国......

[查看详细]
    后台管理    |     联系我们    | 公安部备案号:31011502016759 沪ICP备2002180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