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口岸大数据  /内容
口岸大数据
为了鲜活货的“鲜活”
发布日期:2012-07-05 10:05
  

   从五星级饭店的澳洲龙虾和大西洋鲑鱼,到普通百姓餐桌上的泰国草虾,进境鲜活水生动物正日益成为中国百姓亲睐的美食。但随着贸易量的不断增长,其风险也与日俱增。如何保证进境鲜活水生动物的“鲜活”,成为摆在上海机场检验检疫局面前的大挑战。

  与时间赛跑

   作为全国最大的鲜活水生动物进境口岸,上海口岸食用水生动物的进境批次及金额逐年增长,涵盖了几乎所有常见的食用水生动物种类,在全国具备一定代表性。据统计,2011年上海空港海鲜进口总量约为2006年的10倍。尤其节假日,进口海鲜往往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但是,进境食用水生动物贸易量的增长,在丰富了高端海鲜市场的同时,其安全隐患也与日俱增。

   为保证鲜活水生动物的存活率,从捕获、打包到运输都必须在短期内完成。一旦时间拖延过久,就会导致鲜活水生动物死亡,造成品质下降、安全风险增高、给货主造成较大损失等问题。因此,对于鲜活货来说,时间是最宝贵的。

   为了这宝贵的时间,上海机场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2012年上半年,经上海空港进境鲜活水生动物共12180批,重量11315吨,货值13228万美元。平均每天进境近百批,每批都需要审核卫生证书和许可证、办理通关手续和现场检验检疫,口岸检务和查验工作量非常大。而且,进境鲜活水生动物对于口岸的验放速度要求非常高,必须保证随到随检,快速通关。为此,不到10名工作人员在艰苦的工作条件下, 365天24小时连轴转,不分昼夜。当整座城市已进入梦乡,他们还在现场查验,采样送检,严格把关,快速验放,只愿为鲜活货的“鲜活”赢得最宝贵的时间。

  以安全为重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鲜活水生动物都是进境后供食用的,且很多产品的食用方式都以直接生食为主。因此,该类货物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也非常高,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往往会导致危害公众健康的重大问题和较为严重的社会影响。另外,这些水生动物来自国外水体,其自身也存在着向国内传播动物疫病的风险。因此,保障食用水生动物的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近年来,上海机场检验检疫局通过日常检测、安全风险监控计划和疫情疫病监控计划等,共送检进境水生动物数千批,检出有毒有害物质及疫病63批,在保障进境鲜活水生动物安全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为了鲜活货的“鲜活”

   多年来,上海机场检验检疫局一直在不断探索让鲜活货更“鲜活”的措施和做法。力争通过有效的途径,在科学、严格把关的前提下,加快口岸通关速度,提高工作成效,确保鲜活货的“鲜活”。

  加强源头管理。进境鲜活货具有快速消费的特点,在监管上必须把好准入关。对原产国的监管体系严格审核,对生产加工企业实施注册管理。只有风险可接受的才准予进口,一旦进境便快速检测放行,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安全,使鲜活货的“鲜活”品质不受影响。

   强化风险管理和分类管理。要保证进境鲜活货监管的科学有效,有的放矢,必须强化风险管理。根据风险评估,对不同类水生动物有侧重地开展各项实验室检测,并对不同风险级别的水生动物实施分类管理。分类管理可通过设定不同的抽样比例和检测项目,或对某些高风险产品实施检测期间扣留,合格后放行的后续监管模式来实现。

   完善追溯机制。追溯机制包括对国外生产加工链条的上游可追溯和对国内销售使用链条的下游可追溯,其中,国内销售使用链条的可追溯和掌控是难点。只有捋顺产品流通链条,让产品流通的每一环节都可控并有迹可循,才能保证快速高效地排查鲜活货流通环节中的风险点,并在适当的时候保障问题产品的顺利查处。追溯机制的建立,是控制食用水生动物安全的最后一道保障。

  

 





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昨天在沪举行签约揭牌仪式。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会见了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一行。 李强对中国建设银行长期以来积极支持参与上海城市发展建设表示感谢。他说,当前,我们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实施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围绕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中国......

[查看详细]
    后台管理    |     联系我们    | 公安部备案号:31011502016759 沪ICP备2002180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