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口岸大数据  /内容
口岸大数据
当好养殖业发展“守护者”
发布日期:2012-07-18 15:08
  

  在国内猪肉价格一路走高的当口,上海空港口岸迎来了一批又一批乘专包机远道而来的特殊“贵宾”——猪宝宝。它们为何而来?要到哪里去?带着好奇与疑问,我们走进了上海检验检疫局。

  饭碗里蕴含的商机

  在上海机场检验检疫局的查验现场,我们的疑问得到了解答。原来,这还不是一般的猪,而是国内各大种畜进出口公司从美国、加拿大等国引进的优质种猪。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期,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性选择,“调结构”成为不少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为了生存和发展,企业都在寻求转型升级的出路。

  另外,近年来,在多种因素作用下,一方面,猪肉价格持续走高,人们对“吃肉”的问题,在价格上有要求;另一方面,因瘦肉精等问题,人们对肉食的安全卫生非常关注。国家对此高度重视,积极通过“有形的手”对市场加以调控。不仅在政策上大力扶持,而且在资金上加大投入,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鼓励大企业进入,以增强生猪养殖业的整体实力,提升养殖企业效益和民众肉食消费安全。

   于是,网易、武钢等大企业也陆续开始逐鹿养殖业。什么是企业转型发展的“商机”?解决好“13亿人的吃饭问题,保障好13亿人的食品安全问题”,就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优质种猪“引进来”

   养殖业的发展,带来了种猪进口量的大幅增加。仅今年5月底至今,经上海空港口岸入境的种猪便有3批次,1500头左右。

  据了解,目前全球的养猪量中国第一,美国第二。中国每年的生猪出栏量是14—16亿头,但肉食供应量仍远远不够。国内种猪有产仔多、耐粗饲、好饲养、疫病少、适应性强等特点,但饲养时间长,饲料报酬率低。而国外种猪生长速度快、饲料回报率高等优点恰好能弥补国内种猪的不足,通过改良,将有效提升规模化养殖场的产量和效益。因此,在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的同时,政府还大力支持规模养殖场走“引进来”的道路,通过进口国外优质种猪,与国内种猪杂交形成优势互补。

  这一批批乘专包机远道而来的“贵宾”,正是肩负着特殊使命而来的国外优质种猪。

  把好种猪入境检疫关

  “引进来”的策略固然好,但进口种猪也存在很多潜在的疫情疫病风险,这些疫情疫病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有些还是人畜共患病,稍有不慎,便可能使极富市场价值的投资和引进付之一炬,使我国养殖业和人员财产遭受重创。这就对入境种猪检验检疫监管工作提出了严格要求。

  种猪检疫难度高,要求严。因种猪远道而来,经过长途跋涉,已疲劳不堪,再加上货舱空间狭小拥挤,容易应激感染疾病,因此,现场检疫须尽可能缩短滞留时间。为保障入境种猪的安全,有效排出潜在的疫情疫病风险,上海检验检疫局高度重视,建立了由各相关部门、机构联动的高效快捷、反应迅速的进境种猪检验检疫监管工作链。

  负责把守第一道安全关的是上海机场检验检疫局。该局秉承“365天无休,24小时全天候”的服务理念,每次种猪入境,检疫工作人员都要联合海关、货站、航空公司等口岸单位,协调好通关流程,准备好应急预案,在种猪到达之前就赶到检疫现场,提前做好人员布置和防疫消毒的准备工作。种猪到达口岸后,在第一时间实施登机检疫,核对货证、清点种猪数量、仔细检查每头种猪的精神状态、活动情况、体表温度等是否正常,确定有无传染病临床症状。完成登机检疫后,还要对飞机货舱、停机坪等相关场所、器材进行全面的防疫消毒,对铺垫材料、剩余饲料和排泄物等做除害处理,防止传染性病源入境。

   经确认无异常情况,这些种猪就要按规定由上海检验检疫局负责下一监管环节的工作人员押运至隔离场进行45天的隔离检疫。隔离检疫期间要24小时对隔离场进行监管,严格控制工作人员、饲养人员和非工作人员出入隔离区,以维护隔离环境防疫的有效性。此期间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采取种猪的血样送检,技术检测中心根据许可证、双边或多边条款的规定对样品进行检测,确定其是否携带传染性病原微生物。

   完成45天的隔离监管,并确定该批种猪没有携带传染性病原微生物,种猪宝宝们便可以奔赴各自的新家园,履行自己的使命去了。

  

 





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昨天在沪举行签约揭牌仪式。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会见了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一行。 李强对中国建设银行长期以来积极支持参与上海城市发展建设表示感谢。他说,当前,我们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实施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围绕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中国......

[查看详细]
    后台管理    |     联系我们    | 公安部备案号:31011502016759 沪ICP备2002180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