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就要到了,这个假期,无论您是举家欢乐出行,还是在家享受两人世界,来一顿丰富美味的大餐都是个不错的好主意。法国红酒、意大利巧克力,对了,还有北欧的三文鱼……如今,吃什么似乎都不成问题,然而,如何吃得好、吃得放心才是大家共同关心的课题。
9月19日,跟着上海检验检疫局组织的基层采风团,笔者来到了位于上海南郊的一家从事海产品深加工的食品企业,亲身体验了一番原汁原味的冰鲜大西洋鲑鱼(三文鱼)生产加工过程,感受到上海检验检疫人在质量把关和便利服务上给予企业的巨大支持。
午后,阳光明媚,云淡风清。虽是江南初秋,道路两旁的禾苗长势仍十分喜人,触目所及的是一片片茁壮的新绿。采风团一行跟随奉贤检验检疫局的工作人员,驱车来到这家碧野中的荷裕冷冻食品有限公司。
该公司副总经理周海燕早早地站在门口,笑语盈盈地欢迎采风团一行。在她的介绍下,我们得知,荷裕冷冻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1月,专门从事从北大西洋和美国阿拉斯加海域捕捞出水的鱼类加工,涉及的产品种类有鲑鱼、挪威鲹鱼、龙利鱼、罗非鱼、金枪鱼等,其中产自大西洋海域的鲑鱼,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三文鱼”。公司直接进口新鲜的深海鱼类,采用先进的加工设备和经典的工艺,制作成一份份真空包装的半成品鱼片,在严格的质量检验后,再通过冷链运输,销往我国境内或出口到国外,进入各大餐馆和千家万户。
和生产线上的工人一样,在进入作业区域之前,按照食品生产的规定,我们戴好口罩、头套,换上白色的长袖工作服,穿上长筒胶皮靴子,全副武装后,穿过长长的玻璃明廊缓冲区,进入化冻、制片和熏制车间。
刚打开门,一股淡淡的夹杂着鱼腥味和消毒水味道的气味飘了出来,放眼望去,偌大的车间工人们正在紧张忙碌着,有的正把一条条周身幽灰带着晶莹冰粒的海鱼从冷库中取出解冻软化,有的拿起锋利的刀片把鱼身一剖为二,有的俯身从平摊的鱼肉上仔细地剔出一根根细刺,有的正在剔好骨刺的鱼片上撒上细细的白盐……然后,成片码放整齐,放入一个个隔层,推入熏制密室,在那里,经过科学设定的熏制程序,新鲜的粉色鱼片会变成红棕色,肉质更加紧实。
这里也是HACCP关键控制点,就在我们兴致勃勃地东看西望时,奉贤检验检疫局的工作人员已经详细地察看了厂方的相关记录,并叮嘱他们严格遵循作业规范,做好卫生保障。
二次更衣后,双手经过消毒和烘干,我们趟过消毒水池,进入切片和包装车间。在这里,整块鱼片经过切片机的高速运转,出来时已经变成了和我们最终吃到时差不多大小的一块块小片,然后经过称量,装入包装袋,经过真空压制,变成可以出厂的半成品了。在检验检疫合格后,通过冷链运输进入餐厅,厨师们只需稍做加工,就能变成餐桌上一道道美味的精致大餐。
“今年1-8月,我们已经出口创汇100多万美元!”周海燕满心的欢喜都写在脸上,“这其中离不开奉贤检验检疫局同志的大力支持。”
公司创立之时,由于不熟悉海外出口业务和相关手续,一时难以打开局面。奉贤检验检疫局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上门讲解检验检疫政策,同时进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方面的宣讲和咨询,协助完成厂房和设施的改建和完善,使之符合生产和质量控制要求,并在上海检验检疫局的支持下,在短时间内获得了食品出口资质认定和出口备案证明,帮助企业在国内市场持续增长的同时迅速打开了日本、北美和欧洲市场。
由于该公司的原料均是从海外进口的新鲜鱼类,在入境时经上海口岸洋山、外高桥等检验检疫部门安全、卫生、环保的严格把关,奉贤局在获取入境检验检疫数据后,经过实地考察和严格实施生产过程风险控制,在出口检验时为企业制定了更加科学的抽采样流程,减少微生物、农兽药残留的重复检测,加大组胺等反映腐败变质方面指标的监控,不但缩短了检验周期,为企业节省大量经济成本,而且做到了重点突出、针对性强,质量安全方面更有保证了。
走出车间时,天色已晚,彩霞染红了西边的天空,一道夕阳闪过帽顶的检徽,折射出熠熠的光芒。抬眼望去,一朵朵流云时而变换成鱼儿的模样,时而被风吹着飘向远方,仿佛要把这异域美味,带向夜灯初上的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