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检验检疫事业是一棵大树的话,那么,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就是这棵大树的树根和树干。只有树根扎实、树干粗壮,检验检疫事业的大树才能枝繁叶茂、基业长青。
1月4日,在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为时近一年、涉及12大类业务类型的上海检验检疫局首届“蓝盾杯”岗位技能竞赛圆满落下帷幕。在作为收官之战的行政处罚岗位技能决赛现场,该局下属的浦江局等6支分支机构代表队轮番登场,就进出口商品检验、进出境动植物检疫、进出境卫生检疫和食品安全等典型案件展开现场案件调查,展开了一场模拟法庭式的对抗角逐。
元芳,你怎么看?
“这份通关单,当时应该是我们具体经办业务的小杨做的,他瞒着公司,我是坐在办公室里的经理,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他目前已经离职,跟我们公司没有关系了”,在竞赛现场的一幕模拟情景里,某企业报检人员对前来做处罚笔录的检验检疫工作人员百般推诿,言语中还隐约透露出几分不满之情。
“但是张经理,我想请你注意,在办理这批通关单时,员工小杨使用的是贵公司抬头的公章和往来单据,据此我们视同为贵公司认可上述法律事实,单据具有法律效力”,洋山局调查人员沉着应对,以法说理、以理教化,妥善化解被调查人的不合作态度,在你来我往中逐步还原案件的真相……
套用时下流行的句型“元芳,你怎么看?”评委和观众们被模拟执法现场的生动“剧情”所深深吸引,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台上带有点儿“微对抗”性质的情景再现,也勾起了他们深深的共鸣和思考。 场上展示的6个行政处罚案件法检商品未经检验擅自销售、伪造、贩卖检验检疫假证书、瞒报特殊物品、未办理强制性产品认证、“飞单”案件,都是检验检疫执法工作中典型案件。
“本案俗称为‘飞单’,一般因发货人、代理报检企业将货物与厂家张冠李戴,提供虚假信息,从而使出口法检商品未经产地检验检疫机构检验。”伴随着案件启示画外音的播放,6个形式新颖,内容生动的案件调查也接近了尾声。检验检疫执法人员在调查取证中展示出娴熟的办案能力、高超的办案技巧,给在场的评委和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正如专家评委所言,这也是一次很好的普法契机,启示我们“依法行政,就是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方法依法办事,在方式上讲求文明,在结果上追求公正,在执法中凸显服务”。
竞赛活动圆满落下了帷幕,检验检疫执法人员在岗位技能练兵的大舞台上,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能力,用“心”诠释了刚正廉明依法行政的执法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