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口岸大数据  /内容
口岸大数据
十年终破壁--上海局两项转基因检测方法上升为ISO国际标准侧记(一)
发布日期:2013-04-12 09:07
  

  4月4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公布了2013版《ISO 21569食品-转基因生物及其加工产品检测方法——以核酸定性为基础的方法》,在新版国标增加的10个转基因检测方法中,有2个检测方法由上海检验检疫局完成,这不仅意味着我国在转基因产品的检验检测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也标志着由我国在转基因产品领域所制订的检测方法首次上升为ISO国际标准。

   作为国家层面的一项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产业越来越受到重视。2012年12月29日,国务院印发的《生物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完善转基因农产品行业准入管理,同时强化生物安全监管,完善转基因生物安全技术标准、安全评价、检测监测、法律法规和监督管理体系。

  时代的浪潮在此刻融汇,交织出和谐而美妙的变奏曲——上海检验检疫局完成的这两项国际标准检测方法,为检测转基因产品制订了技术准绳,也为转基因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抓住关键

   近年来,公众对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关注度与日俱增。3月7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记者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一段时间内,中国将持续进口一定数量的转基因农产品,作为种植和进口转基因农产品的大国,如何更好地从技术角度对该类产品进行把关,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对转基因产品进行技术把关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建立对此类产品进行标识的检测技术标准。仅仅在十余年前,因为欠缺相关的检测识别技术,美国、加拿大、阿根廷等国家的转基因产品在没有标识和申明的情况下通过贸易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对我国的农业生产、经济利益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潜在风险。

   以油菜籽为例,上海是我国进口油菜籽到货量最大的口岸,每年要进口100万吨、价值3亿美元的油菜籽,而国际上却还没有相应的转基因油菜检测方法的研究报道。时任国务院领导人朱镕基、吴仪等同志先后对转基因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做过多次批示,要求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加紧制订转基因产品的检测方法。

   时至今日,全球已有40 多个国家和地区颁布法令,要求对转基因产品进行标识,对通过安全性评估的转基因作物品系及其加工产品允许进口,而对未经审批的品系及其加工产品则不允许进口。在这样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上海局分别承担了科技部、国家质检总局和上海市科委下达的多个转基因产品检测科研课题和标准研制任务,为转基因检测方法的制订迈出了艰辛探索的第一步。





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昨天在沪举行签约揭牌仪式。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会见了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一行。 李强对中国建设银行长期以来积极支持参与上海城市发展建设表示感谢。他说,当前,我们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实施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围绕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中国......

[查看详细]
    后台管理    |     联系我们    | 公安部备案号:31011502016759 沪ICP备2002180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