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奠定发展基础 提升执法能力
上海检验检疫局采用“分类管理+产品风险监测+出口抽批检验”的形式,持续深化分类管理,加强了出口商品的监管。以服装产品为例,2013年1至4月上海检验检疫局对998批次产品实施风险监测抽查,查获不合格产品22批次,涉及金额214万元,不合格率检出率大幅提高;通过集中审单管理系统严密布控,使重点产品和重点监控企业的口岸验证不合格率明显下降,进口未获证产品、冒用CCC证书等违法违规情况得到有效遏制;完善进口食品、化妆品收货人的黑名单制度,加严监管措施,督促进出口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上海检验检疫局全面开展风险管理,采取多举措强化风险防控:不断提升进出口商品不合格重大案例上报质量,为风险监测和预警提供依据;拓展上海口岸质量安全信息采集渠道,构建全局舆情监测平台和风险信息数据库平台;做好出口退运货物以及境外召回通报案例的调查工作;对高风险产品加强专项整顿、重点排查、源头管理和后期监管,遏制系统风险性。2012年6月上海检验检疫局检出一批韩国进口X射线骨密度测量仪不合格情况,7月在对两台进口客车监管时,发现多项安全指标检测结果不合格,均在全国范围内发布了风险警示;另外上海检验检疫局还向国家质检总局上报了中国出口日本转销台湾玩具产品增塑剂超标和中国出口LED光源产品质量缺陷等被境外通报的重要信息,受到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
此外,上海检验检疫局继续推进“双打”专项行动的常态化管理,重点打击伪造、贩卖和使用检验检疫假证书行为。有效结合“风险排查”、“内部监视测量”、“流向货物督查”等工作,建立案源监控网络。以上海质检两局12365质量热线为依托,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规范举报处置程序,将12365打造成为打击质量违法、回应民生关切的重要阵地。

加强协调配合 服务地方经济
上海检验检疫局积极争取地方的支持配合,联合有关部门共同推动上海质量安全建设全面发展。上海检验检疫局联合包括市绿化市容局、发改委、财政局、交管局、公安局等单位组成的联防联控协作单位,全力开展上海亚洲型舞毒蛾非疫区建设,为防控工作开展提供有力保障;携手市发改委、商务委、综合保税区管委会等相关部门推进系统首个“全国入境再利用产业检验检疫示范区”创建工作,对入境维修旧机电及其再出口实现有效监管;联合市发改委、商务委成功推出“快检快放”检验监管措施,在确保进口产品安卫环要求的前提下,采用了合格保证模式放行,实现了便捷有效监管。在上海市发改委、规土局等部门的资金政策支持下,上海检验检疫局积极推进国家级出入境动物隔离场的建设工作,预计该隔离场2014年可投入使用。
同时,上海检验检疫局加强同其他执法部门的协作,完善进出口质量安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与上海市卫生局签订联防联控合作备忘录,建立了长期、紧密、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与上海市卫生局、反恐办和旅游局开展合作,就口岸反恐建立合作机制;与口岸卫生和动植物检疫部门建立联防联控网络,实现信息共享和实时互动;与海关、环保局建立进口废物原料三方联席会议机制,与上海市安监局、海事局、航管局建立化学品联合监管机制,2013年上海检验检疫局先后协同上海市政府应急办以及上海海事局成功处置了自泰国进口过氧化氢泄露事故与一批进口鱼粉退运等事件;联合海关、海事、工商、质监、公安等执法单位,有效整合执法资源,建立线索通报、案件协办、联合执法和定期会商等制度,形成联合执法合力,营造“便捷、高效、安全、法治”的口岸环境。
国门质量安全是国家稳定发展的生命线。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上海检验检疫局将严格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质检“十二字方针”,切实增强履职能力,在依法把好国门的同时,全面提升上海口岸质量安全水平,为上海的经济腾飞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