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口岸大数据  /内容
口岸大数据
上海机场检验检疫局创新申报前检疫工作新模式
发布日期:2014-03-11 11:42
  

  上海机场检验检疫局创新申报前检疫工作新模式,通关时间由原来平均2个工作日缩短至0.5天左右

   为进一步加快空运货物通关速度,提高检验检疫监管效能,支持配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上海航运中心建设,促进空运物流发展,上海机场检验检疫局在空港货物检验检疫集中查验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申报前检疫”工作模式,并于2014年3月1日在上海浦东机场内全部7个货站内针对入境货物全面开展。

  为保证此项工作平稳高效开展,上海机场检验检疫局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2月13日召集120余家空运物流企业召开政策宣贯会,并通过电子屏幕滚动播放宣传PPT、现场咨询、发放宣传资料和业务座谈等形式向企业宣贯申报前检疫工作的重要性及操作要点,解答企业疑问,得到了广大企业的理解支持和积极配合。2月28日起,上海机场检验检疫局从各处室抽调以党员、团员青年为主的业务骨干力量,筹建起了一支23人值班工作组,进驻机场货站4大主要工作区域,共覆盖7个货站,采用轮班模式,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监管货站一线工作。

  申报前检疫,是指即货物在入境的第一时间、第一环节(即在货站拆箱(板)环节,此时货主或其代理人尚未向检验检疫机构申报),检验检疫就对其(包括国际、国内中转、转关在内的所有入境货物)实施入境卫生检疫查验(但不涉及特殊物品等产品本身的卫生检疫内容)及其装载设施(例航空集装器(箱)、压舱板、垫板等)、包装物及铺垫材料的动植物检疫查验。

  上海机场检验检疫局提出的这一创新性的工作模式,具有充分的法律依据,符合空运货物特点,拓宽了集中查验内涵,自2013年6月开展试运行以来,效果良好。主要优势体现在:

  一是实现了入境检疫全覆盖,消除检疫盲点,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疫情传入和传播的风险;二是提高了检疫工作效率,使得检疫工作与理货同步进行,极大地缩减了货物的施检时间(可将原来平均2个工作日的施检时间缩至0.5天左右,甚至是零时间);三是提升检疫工作有效性,2013年11月23日,首次在申报前检疫查验时从入境货物木包装中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松材线虫,凸显了该项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昨天在沪举行签约揭牌仪式。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会见了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一行。 李强对中国建设银行长期以来积极支持参与上海城市发展建设表示感谢。他说,当前,我们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实施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围绕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中国......

[查看详细]
    后台管理    |     联系我们    | 公安部备案号:31011502016759 沪ICP备2002180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