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口岸大数据  /内容
口岸大数据
四部门携手助企业发展建文明口岸
发布日期:2014-10-28 13:15
  

        一艘来自荷兰鹿特丹、装载着大型浮吊的货船,缓缓停靠在上海崇明华润大东自有对外开放码头上,一旁等候多时的海关、检验检疫、海事、边检的工作人员走上货船为船只办理各类入境手续。半个小时后,这些货物就能在华润大东自有码头上卸载并正式投入使用。“多亏四大部门联合为我们企业开了绿灯,让我们企业既节约了时间和成本,又提高了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这下企业改革转型信心更足了。”在一旁见证这一时刻的华润大东营销部经理张治水高兴地称赞道。

  特殊的申请

  上海崇明检验检疫局办公室接到华润大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一张“特殊”的申请,公司承接了新加坡某企业的造船业务,主要建造一条具有63吨起吊能力的浮吊船,如此大规模的订单,对加快公司的改革转型无疑是一剂强心针。不过,在洽谈过程中,一项“条款”却让公司方愁眉不展。

  原来,按照计划,这艘船上最大的设备为德国TEREX GOTTWALD公司制造的浮吊,重量约为420吨,塔高42.6米,吊杆长为46米。由于重量超大,且精度较高,因此新加坡方在谈判过程中要求华润大东公司将浮吊直接海运到造船厂卸货,减少中间环节,保障设备精度。

  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凡是崇明岛内进口大型设备,设备都需要通过货船停靠吴淞、外高桥等公共码头,经过海关和检验检疫查验后,通过陆路运输到崇明生产现场。对一些超长、超高、超宽、超重的设备则要通过港区转运到国内船舶后水运回崇。将设备直接运抵造船厂卸货,崇明还没有过先例。

  考虑到这次合同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华润大东公司思前想后,最终决定向崇明检验检疫局、海关、边检、海事四家联检单位求助。

  特别的试点

  接到企业的求助后,崇明检验检疫局领导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会同海关、边检、海事等四家联检单位座谈协商,大家各抒己见,就企业的申请提出了各自的问题。

  “大东原有码头对外开放性质为无货的自用码头,不具备公共码头配套的口岸查验设施,如果允许企业通过自有对外开放码头卸运进口设备,将会出现什么问题?”

  “如果进行试点,前期联检部门应该帮助企业做好哪几项工作?”

  考虑到公司面临的实际困难,四家联检单位最终决定向上级主管部门积极争取,寻求政策支持。经过多方努力,试点方案最终尘埃落定。各口岸联检单位高度重视此次进口查验任务,分析了各环节存在的风险点,制定了相应的监管方案,专人跟进此项任务。不久,华润大东船厂这艘远道而来的货船,在众人的期许中安全抵运。这是崇明岛内企业首次利用自有对外开放码头,直接停靠国际航行船舶卸载自用大型设备。也是海关、检验检疫、海事、边检四单位提出共建文明口岸,为地方提供十项服务举措后首家受惠企业,标志着四家口岸联检单位的创新监管模式服务地方经济、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贸易便利化举措的“开门红”业务,今后将在同类企业中推广,扩大受惠企业范围。





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昨天在沪举行签约揭牌仪式。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会见了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一行。 李强对中国建设银行长期以来积极支持参与上海城市发展建设表示感谢。他说,当前,我们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实施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围绕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中国......

[查看详细]
    后台管理    |     联系我们    | 公安部备案号:31011502016759 沪ICP备2002180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