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口岸大数据  /内容
口岸大数据
上海自贸区建进境水果指定口岸靠泊到放行从两三天缩至6小时
发布日期:2015-07-08 13:56
  

        近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进境水果指定口岸正式运营揭牌,同时首个集装箱开箱查验,箱内1176个包装箱、重逾21吨的新西兰苹果6小时内即可放行,消费者将吃上又便宜又新鲜的进口水果。

  据介绍,我国消费者对进口水果的需求高达千亿元,但由于水果在检验检疫方面风险较大,此前进口水果的跨境电子商务难以开展。根据市场与企业的需求,国家质检总局指导和支持洋山保税港区建设进境水果指定口岸,并于6月3日正式批准开放。

  在自贸试验区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立进境水果指定口岸,可以运用自贸试验区贸易监管制度创新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政策的叠加优势,为建立自贸区国际农产品商贸综合服务平台提供重要机遇和制度保障。该进境水果指定口岸运营后,在该口岸进行进口水果贸易的企业将享受到自贸区检验检疫制度创新、通关便利、保税展示等优势,大幅简化进口物流环节,节约运输费用,降低贸易成本。每个集装箱货物平均为企业节省费用500元,降低物流成本30%以上,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水果从靠泊码头到查验后放行,也从原来全程48—72小时缩短为6小时,保障了进口水果的新鲜度。

  同时,自贸区内进境水果指定口岸的开放,不仅提高了进境水果的通关速度,也拓展了跨境电子商务的产品范围,将有力推动进口水果“跨境电子商务”的大发展。通过跨境电商进口的水果,货物抵达港口当日就可完成检验检疫清关流程并实现即时发货,大大缩短了消费者购买进口水果的时间。除此之外,销售环节的精简,使得跨境电商的销售价格比市场价便宜近30%,国内广大消费者将大大获益。

  据悉,今后指定口岸还将扩大至进口蔬菜、冰鲜、水产、鲜花等农产品,同时不断拓展生鲜农产品展示、拍卖、交易、仓储、冷链物流、国际国内贸易等全方位服务,逐步打造亚太地区进口水果等农产品的展示、交易集散中心,推动洋山保税港区加快集聚一批与港口资源禀赋粘合度较高、服务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国际贸易与专业市场的功能性平台,不断提升区域开放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为建设成为开放度最高的自由贸易园区进行探索实践。





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昨天在沪举行签约揭牌仪式。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会见了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一行。 李强对中国建设银行长期以来积极支持参与上海城市发展建设表示感谢。他说,当前,我们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实施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围绕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中国......

[查看详细]
    后台管理    |     联系我们    | 公安部备案号:31011502016759 沪ICP备2002180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