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口岸大数据  /内容
口岸大数据
【新华网】自贸区建跨境电商清单管理制度 “海淘”货物上架时间压缩80%
发布日期:2015-09-09 09:51
  

        新华网上海6月18日电(记者何欣荣)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上海自贸区管委会18日联合宣布,国检部门出台24条措施支持自贸区进一步发展。其中提到,在自贸区建跨境电商清单管理制度,未来“海淘”货物从到港到上架的时间可压缩80%左右。

  据介绍,国检部门此次将出台“十检十放”的创新监管模式,具体包括“通检通放、边检边放、空检海放”等十类。根据输出国家质量安全状况、企业质量安全控制能力等指标,建立起信用等级从劣到优、监管力度从严到松、放行速度从慢到快的差别化监管政策。

  此外,国检部门还将在自贸区建立跨境电商负面清单管理制度,除清单内的商品禁止以跨境电商形式入境外,全面支持跨境电商发展。如在出口跨境电商方面,对按个人订单出境的商品,除必要的检疫处理外,不实施检验。对进口跨境电商的商品实行集中申报、核查放行。同时,实施跨境电商备案管理,支持在自贸区建立进口水果、生鲜电商综合交易平台。

  国检部门此次发布的支持措施,均是在了解企业需求基础上制定的,有较强的问题导向性和可操作性。以“空检海放”监管模式为例,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俞太尉表示,对那些走海运的大批量进口商品,可先行空运少量样品到上海口岸送检,等海运货物到了直接查验放行,大幅度压缩企业的等待时间。

  6月初,首批从爱尔兰进口的奶粉已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放行。据测算,新监管模式下,“海淘”货物从到港到上架的周期,由原来的55天减少至11天,压缩80%左右。“商检效率的提高,对企业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下半年企业将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推出‘全球一店’服务便利百姓消费。”电商平台“一号店”对外事务总监彭述刚表示。

  除上海口岸的改革外,检验检疫部门还将进一步加快互联互通,实施“互联网+国检”战略,推动与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直属国检局的协同,带动长江经济带出入境检验检疫一体化。

  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浦东新区副区长简大年表示,上海自贸区扩区后,力争打造开放度最高的自由贸易园区。除检验检疫的24条支持措施外,接下来支持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的49条政策将很快出台,其中包含市场极为关注的QDII2试点(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允许符合条件的个人开展境外直接投资。“金改49条的核心,是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方面实现质的突破。”

  





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昨天在沪举行签约揭牌仪式。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会见了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一行。 李强对中国建设银行长期以来积极支持参与上海城市发展建设表示感谢。他说,当前,我们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实施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围绕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中国......

[查看详细]
    后台管理    |     联系我们    | 公安部备案号:31011502016759 沪ICP备2002180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