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口岸大数据  /内容
口岸大数据
打开一扇独特的窗口——上海检验检疫局在公共机构开设国门生物安全展馆
发布日期:2017-01-06 11:03
  

“哇,妈妈快看,一只螃蟹!”“这不是螃蟹,是巨型毒蜘蛛标本,是从南美洲进入咱们国家的邮包中截获的。”这是出现在上海自然博物馆的一幕。

  
  1月1日,全国质检系统设在公共机构的首个国门生物安全展馆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开幕。粉红斑马脚蜘蛛、箭毒蛙、短颈剑线虫等一批近年来在长三角区域截获的入侵生物标本,连同多幅设计新颖的反映生态安全的多媒体展板,首次与上海观众见面。
  
  主办方之一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表示,外来生物入侵导致本土动植物群落衰退,生物多样性丧失,带来严重经济损失。开设国门生物安全展馆,以介绍外来生物入侵知识为主要内容,倡导保护生态安全、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
  
  从事植物检疫工作近30年的印丽萍,是上海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植物检疫实验室主任。她对记者说,在公共机构开设国门生物安全展馆,是为了向公众开展“国门生物安全”“生态安全”等非传统国家安全教育。
  
  据调查,全球仅有3.1%的生物入侵案例是靠自然力量进入的,由于进出口贸易、旅客无意间携带进入造成的生物入侵案例比例高达43.9%。一些人由于生物安全意识不足,或者出于科研需求、个人爱好和利益驱动,携带动植物出入境并私自繁衍,导致生物入侵风险防不胜防。
  
  “生物入侵往往不能为大众所见,其影响也不能快速直观表现,但同样是危及国家安全的大事,与千千万万百姓的生活与利益密切相关。维护国门生物安全,人人有责。”印丽萍说。
  
  中国科学院统计显示,我国外来有害生物累计超过500种,近年来平均每年增加1至2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遭受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葫芦、红火蚁、松材线虫、福寿螺等外来有害生物,严重破坏了我国部分地区的生态系统,带来年均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损失。
  
  2016年,上海检验检疫局从进境货物、运输工具、包装材料和行李邮包中截获外来有害生物1203种、14.6万种次,种次数量比上一年增长6%。其中,截获被称为“水果杀手”的地中海实蝇、“松树癌症”的松材线虫以及丁香疫霉、假高粱等检疫性有害生物6126种次,有效阻截了疫情疫病跨境传入,守卫了国门生物安全。
  
  据介绍,面积200多平方米的国门生物安全展馆将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常年对公众开放。上海检验检疫局除了不断完善、更新相关展示内容外,还将开设多肉植物、新型宠物等专题展览,并通过小课堂形式吸引更多观众了解和参与国门生物安全工作。
  
  展览教育服务面积达3.2万平方米的上海自然博物馆,有近150年历史,是全国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和公众社会文化交流平台,每年观众规模超过200万人次。上海自然博物馆表示,国门生物安全展馆作为一扇独特的窗口,将成为上海自然博物馆连接公众的新纽带。

 





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昨天在沪举行签约揭牌仪式。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会见了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一行。 李强对中国建设银行长期以来积极支持参与上海城市发展建设表示感谢。他说,当前,我们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实施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围绕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中国......

[查看详细]
    后台管理    |     联系我们    | 公安部备案号:31011502016759 沪ICP备2002180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