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10倍。这是2016年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简称“西郊国际”)进口肉类和水产品查验方面交出的一份成绩单。2013年,质检总局批准西郊国际为肉类水产品进境指定口岸。在检验检疫部门支持下,这里在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发展进程中表现抢眼。
付出后的收获总能让播种者深感欣慰。面对喜人的成绩单,上海检验检疫局青浦办事处干部职工欢欣鼓舞。2016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次特别提出强化西郊国际等农产品交易中心功能,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增强其综合服务配套功能,将其打造成为便捷、高效、安全的“城市中央厨房”。
西郊国际是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现代化、综合性的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为上海市重大工程之一,是农产品进入上海,走向世界的主要通道。交易规模大,品种多,市场辐射广,农产品权威检测,安全源头控制,服务全面规范,是一个中国领先、亚洲一流的国内外优质农产品大型集散中心,也是上海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新战场。
上海局青浦办以助推西郊国际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围绕“放管服”改革,深化“三简三降三服务”等创新措施,充分发挥西郊国际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提升其服务保障长三角、长江经济带乃至国际农产品大宗交易的能力。2016年,圆满完成1.3万批次、重26.3万吨货物查验任务,报检批次、货物重量、货值同比分别增长227.4%、188.2%和380%。
“对于舌尖上的食品,安全是第一要务,便捷通关更是关键,要让广大市民乃至全国的消费者吃得到、吃得好、吃得放心。”青浦办事处主任袁平说。
“检验检疫部门推出的‘十检十放’举措后,客户收货速度大大提升,再也不必担心食品通关后的保质期问题了。”上海瑟维斯进出口有限公司业务员王池君说。(下转2版)
“城市中央厨房”的上海样板
针对西郊国际农产品时令性强、保质期短的特点,上海局青浦办以短货架期食品检验检疫监管为切入点,开展了进口农产品、食品分类监管探索。根据产品风险程度、企业诚信等情况,在2家企业试点重点检验、监督抽检、风险监测和动态调整相结合的分级监管机制,优化进口农产品、食品检验检疫流程,采取“空检海放”“快检快放”等监管模式,极大地提高货物通关效能和竞争力。以海运进口婴幼儿奶粉为例,从到岸至上架销售由原来的55天缩短到7天,降幅高达87%。
“查验过程已经很快了,但拿到证书还要等较长时间的检测结果。”面对国内销售火爆的进口水果市场,上海源鑫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货代员陈晨说。
为解决报检与查验异地导致的出证时间延缓问题,上海局青浦办定期派员协助检务出证;建立动植检业务联系公共微信平台,第一时间协商解决出证、改单等问题;尝试进口食品分单出证,以减少不必要的单证流转。同时,积极沟通协调,全力支持上海局动植物与食品检验检测中心西郊国际分中心的建设。预计2017年下半年该中心正式运行后,可对进出口农产品与食品开展有害生物检疫鉴定及农兽药、微生物、重金属残留等综合性检测服务,完备的服务体系将吸引更多名优农副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和经销商户常年入驻。
“菲律宾香蕉、智利车厘子、新西兰猕猴桃、澳洲牛排、智利帝王蟹以及德国、巴西、荷兰、中国台湾等地的美食,在西郊国际第一时间就能品尝到,既新鲜实惠又安全放心,真是太方便了。”常来采购的市民张阿姨笑着说。
叮铃铃、叮铃铃……西郊国际检验检疫查验计划办公室的电话铃声响起,客户问道:“西郊国际进口肉类查验计划可以报吗?我们想到这边查验。”
“当然可以,按流程办即可,欢迎欢迎。”
进境肉类查验点车水马龙,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工人们在忙着掏箱、装箱,搬运货物,检验检疫人员忙碌地核对单证、查验货物……
经过四年多的努力,西郊国际从无到有,一步步完善查验、检疫处理及冷链等检验检疫基本配套设施,使这里先后获得进境水果、肉类、冰鲜水产品、粮食、食用水生动物5个质检总局指定口岸资质。在检验检疫等部门的不懈努力下,西郊国际已经成为一个集多品种进口农产品、食品业务全覆盖的检验检疫综合查验平台。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当下,一个集中展现改革发展升级版成果的“城市中央厨房”样板,正在上海西郊的土地上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