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口岸大数据  /内容
口岸大数据
优化管理模式 提升服务水平
发布日期:2012-02-23 12:01
  

 

 

    我局推动建设便捷、高效、安全、法治的国际一流口岸综述
    2011年上海口岸进出口货物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0654.9亿美元,同比增长17.3%;上海港全港货物吞吐量7.3亿吨,同比增长11.4%;全港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3000万标准箱,达到3174万标准箱,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继续保持全球双第一地位。
    这张亮丽的成绩单背后,凝聚着诸多检验检疫人的辛勤和智慧。在2月8日上海口岸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上海市委常委、市常务副市长杨雄指出,上海检验检疫局等口岸查验单位在企业分类管理、电子通关单联网核查、通关作业无纸化试点、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为上海口岸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并对上海口岸“检关合作备忘录”的签署表示了高度赞赏。
    面对不断攀升的出入境货物和人员,我局不断强化服务和创新力度,着力提升口岸服务水平和把关能力,为上海迈向“便捷、高效、安全、法治”的国际一流口岸做出了新的贡献。
    内外联动谋便捷
    积极推进口岸贸易便利化建设。我局与上海市商务委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加强进出口产品质量管理;与上海大虹桥服装服饰出口创新基地、上海新浦江轻工产品出口创新基地共建服务平台,支持外贸转型。同时,进一步加强区域大通关合作。顺利启动了“泛长三角地区检验检疫合作机制信息平台”,将重庆、四川、湖北等省市纳入直通放行试点。此外,还进一步加强了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将16,720家原产地证企业纳入诚信管理,并向质检总局推荐了7家“AA级信用企业”和55家“2011年中国质量诚信企业”。
    创新监管促高效
    持续推进浦东“全国检验检疫改革创新区”建设,我局启动了旧机电入境维修检验检疫改革试点;推广浦东进境生物材料监管改革试点经验,试点企业扩大到了20家。同时,进一步创新特殊监管区域监管模式,与上海综保委签署了合作备忘录,积极支持洋山保税中转业务的发展。此外,我局还着重创新检验检疫信息化工作手段。积极扩大“一单两报”试点范围,试点企业已达23家,并在洋山港全面启动了海运进口集装箱无纸化放行试点;全面推广集中审单管理模式,实现了7×24小时智能审单,日均电子审单达1.2万批次。
    狠抓保障护安全
    全力做好F1中国赛、第14届世游赛等重大赛事的保障工作。世游赛期间,我局共对309批次、货值2,442万美元的世游赛物资、进口食品实施专项检测。妥善处置了应急突发事件,及时有效应对了日本大地震后入境货物核污染监测、台湾塑化剂食品、德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利比亚撤侨等一系列社会影响大、群众关注度高的事件。认真开展进出口食品安全整治、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等专项工作,在上海口岸发现并拦截不合格进口食品1,029批、3.85万吨,将上海市“五个最严厉”的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严格把关强法治
    积极参与完善地方口岸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完成了《上海市口岸服务条例(草案)》等十几项地方性法规、规章的审定。圆满完成了“双打”专项行动,“双打”期间共出动执法人员10.6万人次,检查了23.3万批次、53亿美元的各类商品,查获了不合格商品182批次,涉及金额达460万美元,并查处了13起使用伪造的检验检疫证书等案件。
    2012年是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我局今年将进一步推进口岸核心能力建设,不断加大先行先试力度,着力推进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努力提高区域协同把关服务水平,全力服务上海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昨天在沪举行签约揭牌仪式。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会见了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一行。 李强对中国建设银行长期以来积极支持参与上海城市发展建设表示感谢。他说,当前,我们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实施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围绕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中国......

[查看详细]
    后台管理    |     联系我们    | 公安部备案号:31011502016759 沪ICP备2002180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