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获悉,上海检验检疫局积极响应《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的意见》和《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上海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要求,于近日出台了《进一步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以下简称“双打”)工作方案》,将全面提高检验检疫部门保护知识产权水平和规范市场秩序的能力。
该局法制处负责人称,新出台的‘双打’工作方案将加强执法协作,提升执法效能,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作用,加大对进出口货物的监管力度,有效遏制进出口环节侵权和假冒伪劣违法行为,严肃查处检验检疫监管范围内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案件,形成“双打”的持续高压态势。
记者了解到,贴近民生是此次新出台“双打”方案的一大亮点,例如方案将日常消费品和重要敏感商品的监管列为此次工作要点之一,并明确指出,将围绕上海地区支柱产业、主打产品、出口强项产品开展质量督查,促进上海地区企业诚信经营,提升企业质量保证能力。
上海检验检疫局将进出口机动车、危险化学品、消费品、进口废物原料、进口旧机电产品、进口医疗器械等列为了重要敏感商品,将对以上产品加大监管力度。
此外上海检验检疫局还将在全国率先试点以业务重大事项管理为主干线的进出口商品安全质量风险监测与分级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不合格处置。
据介绍,方案中列出七大工作要点,包括加大进出口食品、化妆品的执法打假力度,加强日常消费品和重要敏感商品的监管,加强认证监管工作、加大对各类假冒或伪造检验检疫证书行为的查处力度等。
2010年,上海检验检疫局就成立了“双打”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并在两年来的 “双打”工作中起到了加强组织、指导、督促、协调和信息汇总的作用。
“双打”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负责人表示,将加强与公安、海关、质监、工商等部门及直属检验检疫局的沟通与合作,有效推进跨部门、跨行政区域打假协作,内容包括:加强与海关的协调推进通关单联网核查制度建设,联合工商共同开展市场大检查行动,加强“上海质检12365质量热线”的举报受理处置指挥合作等。
2011年,上海检验检疫局深入开展“双打”专项行动,参与上海市组织的“双打”专项行动督察,共查处十多起使用伪造证书和标识的案件。持续加强入境流向货督验管理和投诉举报工作,开展针对“共同检验模式”、“检验检疫超流程时限”等内部管理工作的专项督察。健全执法部门的工作联系机制,先后5次联合公安、工商、质监、食药监等部门共同开展执法行动,有效扩大了检验检疫执法把关的有效性和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