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口岸大数据  /内容
口岸大数据
让农民放心用上进口农药
发布日期:2012-03-14 12:53
  
取样监管 

        “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再度聚焦农业生产,要求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力度。农药作为重要的农用物资,是现代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的关键因素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农业增收和生态安全,也关系到国家和人民切身利益。
  上海,中国最大的农药进口口岸。每个月,都有大量国外农药通过这个口岸进入中国市场。其中,外高桥港区进口量占了一半以上。仅2011年,就有194批法定检验农药(包括杀虫剂和除草剂)从外高桥口岸进口,数量总计达到6400吨。近几年,外高桥局始终把服务“三农”作为重中之重,高度重视进口农药的检验监管工作,科学监管、多管齐下,走出了一条促进农药质量提升、服务农业生产发展的新路子。
  位于外高桥港区的进口农药集中查验点——依飞驰查验点依然紧张而忙碌,虽然申城的早春还有些寒冷,但我仿佛看到“春风又绿江南岸”,那郁郁葱葱的禾苗遍野,在阳光的呵护中成长、抽穗、成熟、收获的景象。  
  便利通关,让农民及时使用进口农药
  农药需求的时效性很强。当产自美国、日本、印度、马来西亚等地的农药通关入境后,收货企业大多希望只经简单分装或直接运往全国各地,尽快投入经营销售和使用中。对他们来说,最担心就是进口农药在口岸积压。
  同时,农药进口的季节性也很明显,往往出现旺季集中进口的情况,导致查验力量捉襟见肘。
  一面是企业和用户的急切期待,一面是工作量大、人手紧张的现状,外高桥局面对这一长期存在的困难,从自身入手,充分挖潜,采取三项有力措施,确保合格进口农药快速进入国内市场,及时投入农业生产。
  首先是加强农药监管队伍建设,以老带新,老法师通过工作中言传身教,带头示范,使得青年同志在实践中快速成长;其次是倡导服务精神,在“5+2”工作制的基础上,为保障进口农药快速施检适时加班加点;再次是实施多批次农药集中进口检验试行预约制度,优化整合取样、检验、评定等环节,做好事先策划和准备,缩短检验流程时间。以上措施推行以后,农药进口更便捷、更快速,农药经销企业再也不必担心口岸积压影响农药销售了。  
  严格监管,让劣质进口农药远离农业  
  应该说,多数进口农药具有高效、低毒、环境友好等优势,国内产品尚难取代,因此往往成为市场的宠儿。但这并不意味着进口农药就不存在质量问题。
  近几年,外高桥局就相继检出多批进口杀虫剂和除草剂品质不合格,不合格原因有悬浮剂严重分层导致不均匀、有效成分含量偏差超过其登记规格允许范围等多种情况。不合格农药一旦流入国内市场,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势必造成不利影响。
  作为口岸检验检疫部门,必须把好农药进口关。外高桥局高度重视不合格农药的后续处置,通过多层次严密的监管模式,阻断不合格农药流入渠道。在收到实验室检验不合格信息后,外高桥局立即禁止经营单位销售使用,并迅速实施退运监管。进口农药作为危险品,退运流程较长。外高桥局加强监管不松懈,制定专人负责不合格农药的追运,定期进行电话追踪和现场监管,24小时监控货物的状况和流向,并做好相应记录和资料留存,直到不合格农药在检验检疫人员的监督下被退运出境。此外,该局还建立进口农药风险预警机制,对于有不合格记录的进口农药收货人、发货人、剂型和型号等加强检验力度,严防不合格农药流入风险。
  对于外高桥农药检验人员来说,他们一直有着一种信念,严格有效的把关,确保安全优质的农药进口,让不合格进口农药远离农业。  
  科学施检,让企业自觉进口优质农药  
  进口农业检验检疫非常重要,但只有科学、严谨的监管,才能得到农药进口企业的真心配合。
  相对其它进境产品,进口农药的收货单位相对集中,大部分都属于先正达、杜邦、拜耳、巴斯夫等知名跨国企业在国内的分公司,它们专业知识丰富,技术力量雄厚,对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也很透彻。和这些企业打交道,特别是涉及到不合格进口农药的判定、后续处置乃至行政处罚等行为,施检行为的科学性和执法程序的规范性等问题,往往要面临更高标准的要求甚至质疑。

  对外高桥局而言,这是一种压力,更是不断规范自身行为、提高工作质量的动力。该局今年来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并应用到进口农药检验工作中,通过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坚守“依法行政”理念,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要求,将规范性和科学性有机地结合,规范操作,科学施检,得到了农药进口企业的真心称赞。
  科学和规范树立起进口农药检验监管的权威。外高桥局规范透明的行政执法、客观公正的检验过程和结果,使得众多国内外知名农药产销企业积极主动配合农药检验工作,自觉进口优质农药,并不断提高从外高桥口岸进口货物的比例。  
  检企合作,让进口农药质量再高一点  
  农药安全事关农业安全。农药进口商是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没有企业的参与和努力,单凭检验检疫部门的施检行为,不可能完成保证进口农药安全的重任。因此,外高桥局在加强检验监管的同时,还非常注重掌握辖区内进口农药经营企业的情况和动态,根据其进口产品质量变化趋势提出合理建议。 
  2010年,某知名跨国企业国内分公司连续多批进口除草剂,均被检出有效成分含量不符合登记证规格。外高桥局及时约谈该企业,要求企业不得销售使用不合格货物,并帮助其分析寻找原因。经查,不合格原因是该企业设在印度的生产工厂管理出现漏洞,对制造工艺控制不严所致。企业据此紧急停止了从印度工厂的进口,在整顿完成前全部改从美国进口同型号产品,自此之后,该除草剂质量稳定,至今未再检出不合格。
  同时,外高桥局还多次深入企业,通过政策宣贯会、企业座谈会等手段,了解企业需求,倾听企业呼声,作为优化和创新检验监管模式的有益参考。
  可以说,在加强检企合作、促进进口农药质量提升的道路上,外高桥局一直在不懈努力着。日前,该局又根据辖区内重点企业特点和农药进口情况,推出了几项新措施,提高施检效率和农药质量:一是进一步加强报检管理,要求进口农药报检单证资料更加完备、准确和详细;二是充分利用企业专业设备和技术资源,对部分特殊农药实行下厂监管取样;三是逐步尝试重点企业分类管理,强化企业自身的责任意识,改变以往“重检验,轻监管”的工作思路,真正做到检验和监管有机结合。
  “我们就是要不断加强监管,保证农民用上安全放心的高质量进口农药”,外高桥局进口农药检验检疫工作人员斩钉截铁地说。




 





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昨天在沪举行签约揭牌仪式。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会见了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一行。 李强对中国建设银行长期以来积极支持参与上海城市发展建设表示感谢。他说,当前,我们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实施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围绕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中国......

[查看详细]
    后台管理    |     联系我们    | 公安部备案号:31011502016759 沪ICP备2002180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