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自2011年1月1日实施,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去年全年共签发ECFA原产地证明书2994份,签证金额1.75亿美元,帮助企业享受关说优惠3千万元,签证量和签证金额均排全国第二。
近年来,上海局按照支持地方发展、服务两岸大局的总体要求,全力落实两岸签署的各项合作协议,力推检验检疫便利措施,服务两岸贸易的发展,特别在去年ECFA协议实施以来,紧密聚焦ECFA政策,举全局之力加强宣传推动,通过媒体报道扩大政策覆盖,组织培训进行签证辅导和关税筹划,服务沪上企业对台的进出口贸易,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今年是海峡两岸早期收获计划实施第2年,根据早期收获产品降税安排,1月1日开始,清单产品将执行新一轮的降税,即去年税率降到5的产品执行2.5的税率,去年降到2.5的产品则执行零关税。根据统计,去年上海局对台签发ECFA证书的产品已达124种(H.S六位),占所有台湾方面早期收获产品清单的52.5%,沪上的精炼铜管、氢氧化钠水溶液、蓄电池产品、聚碳酸树脂、压缩机等产品具有较大的签证金额。分析去年上海口岸出口台湾产品的检验数据,出口量较大的蓄电池、健体设备、风扇、吊灯、车架五大产品就达5301批,金额达7304.9万美元,这几类产品都是清单内的产品,但去年这些产品申办证书的占比只有9%,签证金额占比也只有25.7%,如果这些产品符合ECFA协议下特定原产地标准申办证书的话,企业可享税金将高达135.6万美元,优惠政策还有很大的利用空间。
随着对台贸易的发展,发挥ECFA政策的优势,能够推动企业拓展更大的享惠空间,而优惠政策的运用也必定会促进海峡两岸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推动企业积极用足用好ECFA证书,依然是我们签证机构服务企业的重要内容和研究课题,也是帮助企业扩大出口,实现通关便利和利润回报的强有力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