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夏以来,泉州市骄阳似火,气温猛窜,连续出现多日34℃上高温天气,海关监管现场地表温度最高时达37℃。尽管如此,厦门海关隶属的泉州海关各现场关员依然坚守岗位,顶高温,冒酷暑,通关、查验、放行各岗位依旧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镜头一:“解燃‘煤’之急,我们义不容辞!”
地点:泉州肖厝港国电码头
时间:7月6日13:00
“国电南埔电厂发电所需煤炭存量紧张,运载相应电煤的船已抵锚,预计13:00左右停靠国电码头,如不及时卸货运往电厂,他们的生产恐怕就要受到影响了。” 7月6日,泉州海关午间值班关员接到代理小洪递上的紧急加班申请。得知此情况后,该关迅速安排查验关员奔赴码头,为运煤船舶办理查验、放行手续。高温、无风、午间加班,37℃的桑拿天,顶着烈日作业的关员们笑道:“我们都要跟煤炭一样,要自燃了”。
原来,入夏后各地用电需求激增,电煤消耗量大,再加之肖厝口岸进口煤炭既要满足本地电厂发电需求,同时又需通过海铁联运方式运往江西、福建三明等省市,保障内陆地区电煤供应。为此,该关及早准备,着手为电煤通关制定应急措施,受到企业好评。
镜头二:“启动‘清凉’通道,呵护鲜活货物!”
地点:泉州石井口岸
时间:7月6日15:30
今年以来,受ECFA第二阶段政策持续发酵影响,泉州石井口岸台湾鲜活货物进口持续增长,但炎炎烈日让企业头痛不已。针对高温天气下农渔产品易腐易烂,通关时效要求高的特点,泉州海关为小额鲜活货物启动“清凉通道”,简化通关手续,并安排关员在码头等候,货物随到随验,实现船边验放、边卸边验。
7月6日15时30分,在亲眼目睹泉州海关关员验放1956件台湾中华花龟、午仔鱼、中华鳖卵后,闽台农产品公司工作人员小陈终于放下心来:“这批货物装车完就要运往杭州养殖场。海关的快速验放一来保证了我们的交货时间,二来保证了产品质量,真是给我们吃了‘定心丸’。 ”
镜头三:“集装箱‘烤’验海关人”
地点:泉州后渚口岸
时间:7月9日14:00
查什么最辛苦?当然是集装箱货物!
这几天泉州天气预报温度为34℃以上,在后渚码头等待出货的集装箱里温度更在45度以上,箱内闷热且气味难闻,使查验一线的关员面临着较大的“烤”验。
关员老吴今年已经57岁,在烈日下脚步依然坚定。集装箱门一打开,一股热气扑面而来。老吴一头钻进集装箱内核对唛头、查勘货物,半小时后出来已是“水人”一个,身上的制服早已湿透,汗水也顺着脸颊滴到了手中的查验记录单上。看着集装箱门关好加上封锁,老吴这才转身回到办公室。
据了解,7月1日-9日,泉州海关一线查验关员累计加班192人次,累计加班573小时,有效确保口岸通关顺畅。(方丽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