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渝新欧的首趟回程专列,从德国杜伊斯堡发车,横穿亚欧大陆,由阿拉山口进境再到达重庆,承运的是欧洲国家生产的汽车零配件,41个集装箱,货值630万欧元。”提起不久前代理转关的渝新欧回程专列,阿拉山口捷安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经理王磊开心地介绍。
据介绍,此次回程专列的开通,改变了“渝新欧”国际物流通道“有去无回”单向运输的局面。2013年专列单趟运行时间要力争由16天缩短至15天,而在全程四次转关、两次换轨的接力赛中,阿拉山口是重要的一棒。为此,该关非常重视专列的监管工作,开辟了“绿色通道”,采取专人负责、提前申报等一系列便捷措施,做好充分准备,保证30分钟完成海关通关手续。
据统计,自2011年3月19日“渝新欧”专列开通以来,截止2013年3月26日,该关共验放2430个40尺集装箱,约1.94万吨货物,主要为“重庆制造”的电子产品。而“渝新欧”回程实现零的突破,意味着更多的机电产品、汽车零部件、工程设备、医疗设备等高附加值产品将在阿拉山口口岸通行、中转,口岸以资源能源商品为主的进出口结构或将发生改变。
“专列在沿途各国的最高通行权来之不易,专列的高效通行也会给口岸带来更多的机遇。我们会争分夺秒保证通关过程不中断、无障碍、零等待,让渝新欧专列的运行模式产生更多的效益,呈现更强的生命力。” 阿拉山口海关副关长袁江伟表示。(彭强、李文/文 马龙/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