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交流会后,外商意犹未尽地与关员进行交流 何剑涯/摄
8月30日,义乌国际贸易服务中心的会议室里,正在进行一场特殊的政策宣讲会。参会人员肤色各异、国籍不同,但都在义乌经商。他们中有的是各国在义乌商会负责人,有的是义乌市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外籍调解员。50余名外商集聚一堂,是为了来听听海关专家讲解进出口环节的通关政策。
这场海关与地方司法部门、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联合举办的“2016涉外法律、政策说明会”,面向外商宣讲小商品知识产权海关保护以及进出口通关政策等,并现场解答外商在市场贸易采购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到了互动提问环节,来自埃及的穆罕默德第一个提问:“有些不太知名的商标,我们也不确定有没有注册,有什么途径可以确认?”义乌海关知识产权科副科长潘登向他推荐商标查询网站、海关备案系统、海关12360咨询热线等查询渠道,并现场进行演示。穆罕默德点头表示满意。
互动环节后,海关关员向外商介绍“义通关”微信公众号。当得知通过这个公众号可以很方便地查询到货物的通关状态时,不少外商立马掏出手机“扫码关注”。“只要输集装箱号,就能查到货物有没有查验和放行,这个实在太方便了,非常棒。”来自塞内加尔的苏拉扬了扬手机,笑着说,“我已经是你们的粉丝啦。”
一个小时的说明会很快就结束了。在说明会主讲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关员潘登说:“在小商品市场上,外籍采购商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法律、政策说明会,帮助外商了解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政策与法律法规,更好地处理贸易中出现的问题与纠纷,也能促使他们合法经商。”(陈冰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