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内容
新闻中心
上海海关:开启手机扫码通关新模式
发布日期:2016-11-15 10:04
  

        周五一早,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日樱南路货运卡口,司机老陈驾驶的集卡停在了进区车道的扫码设备旁。从口袋中取出智能手机,点开保存在手机中的二维码,将二维码放到扫码机前,不出3秒钟,车道自动抬杆放行,老陈的集卡顺利地通过卡口,进入了园区。
  两周前的10月21日,上海海关在智能化卡口验放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启动了“智能化卡口核放单无纸化”试点,开启了上海海关自贸区“手机扫码通关”的新模式。运输企业通过关注“通关宝”微信公众号并绑定手机号码,即可在智能手机终端远程获取卡口无纸化核放单二维码及载运货物、相关单证的实时过卡信息。当车辆通过自贸区海关卡口通道时,通过扫描手机上的二维码即可实现卡口自动识别、自动验放,无需再打印扫描纸质核放单,在方便企业的同时,进一步减少车辆等候时间,提升通关效率。
  “以前过卡需要等公司打印的纸质核放单,要是遇上下雨天核放单湿了皱了,可能还会影响过卡的效率。现在我们自己就可以下载核放单二维码,过卡更快,更方便了!”老陈高兴地说。
  “无纸化”概念最早是在海关通关监管环节提出的。早在上海自贸区成立之前,上海海关就开始逐步实现进出口、转关等环节报关单证的无纸化传输。企业通过上海电子口岸申报系统将货物品名、规格型号、数量、原产地及价格等相关信息向海关申报,改变了过去企业到报关大厅排队递交单证、等待审核放行的繁琐流程。同时,随着近年来卡口智能化设备的逐步启用,上海海关的无纸化改革也不断向外延伸。进出卡口的车辆通过智能化设备,实现通关数据的电子化交互,由传统“2上2下4敲章”的人工作业流程转变为“0上0下0敲章”的自动过卡,车辆平均过卡时间从6分钟缩短至45秒,企业物流运输能力提升25%至50%。
  “随着上海自贸区改革的深入,着力打通各项海关监管服务制度创新之间的关联节点,将成为海关下一步推进改革创新、提升通关作业效能的新思路,自贸区智能化卡口核放单无纸化为此做出了有益尝试。”现场海关相关负责人对此深有感触。
 






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昨天在沪举行签约揭牌仪式。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会见了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一行。 李强对中国建设银行长期以来积极支持参与上海城市发展建设表示感谢。他说,当前,我们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实施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围绕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中国......

[查看详细]
    后台管理    |     联系我们    | 公安部备案号:31011502016759 沪ICP备2002180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