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内容
新闻中心
浦东机场“国门”目击记
发布日期:2020-04-08 09:49
  

       3 月26 日18 时起,对入境来上海的全部人员,一律实施14 天隔离健康观察。3月27 日起,凡需经上海口岸入境转往其他省市(除苏浙皖外)的人员,一律在沪实施14 天隔离健康观察。这是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两项最新规定。

  3 月27 日一早,新华社记者赶赴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重点了解值守在“ 国门”一线的上海海关防控境外疫情输入工作最新情况。

  拄双拐的关员:“回岗只是职责本分”

  以往宽敞整洁的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办公楼大厅,堆满了方便面及防护用品的纸箱。截至目前,上海海关已从全关范围紧急调配关员支援空港一线。浦东国际机场海关由原编制在岗的500 人增加到了1339 人,24 小时不间断运转,全面强化口岸现场的检疫力量。

  作为“特殊时期”的标志,这些纸箱上都贴着一张张鼓励语:“筑牢防线守好国门”“ 没有天生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等。这些来自上海海关同事的鼓励语,与大厅背景墙上一幅红色牌匾相映生辉,牌匾上是八个金色大字:“锲而不舍、一以贯之”。

  记者看到一位拄着双拐的海关关员在大厅走过,待追上前去,这位戴眼镜的女关员却婉拒了记者问询,只说春节前就摔伤了,眼下机场已是疫情防控“火线”,自己无论如何不能待在家里养伤,“回到岗位只是职责本分,并不值得采访”。

  的确,值守在防控境外疫情输入的“国门”一线,每个海关关员身上都有许多平凡却不普通的故事。正是有他们无畏拼搏在“ 国门”一线,万千大众才能“ 身安心定”。望着这名拄着双拐、不知姓名的海关关员默默远去,一种敬意油然而生。

  防疫利器:正增加负压隔离间等配置

  在入境旅客通关现场,记者换上必要的防护装备,近距离观察海关关员对入境旅客进行体温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健康申明卡审核等工作。期间,有工人拖入数个外观硕大的木包装箱。走近一看,是生物安全型可移动负压隔离间。

  据浦东国际机场海关旅检处副处长张澍介绍,这主要针对一些发热、咳嗽等症状较为严重的“ 疑似患者”,防止可能发生的病毒扩散,预防交叉感染。

  张澍表示,浦东机场一直都设有负压隔离间,针对当前境外疫情暴发之势,正在增加相关配置。虽然她并没有透露相关计划的具体情况,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全国最重要的人员入境口岸之一,浦东机场及时增置负压隔离间等硬件设施,无疑让人多了一层“放心”。

  据了解,浦东机场海关当前对有发热等症状的入境人员,同步开展医学排查,并立即安排“120”车辆转运至指定医疗机构诊疗;对症状不明显但存在高风险的重点人员启动一个创新的“130 模式”,即直接转运至指定隔离点迅速采样送检。待检测结果出

  具后,由地方联防联控机制落实后续处置。

  回国人员:“让我们感到放心”

  在等候通关的入境旅客中,记者见到了一位来自伦敦的陆姓留学生。她对记者说,回国前,因境外疫情一直在发展,自己的心理几乎到了“崩溃”边缘,而一踏上浦东国际机场的机坪,见到“全副武装”的海关工作人员,顿时踏实了,“真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国内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得很扎实、很全面,这是最让我们感到放心的。我的家在江苏扬州,我准备从入境开始,配合好国内相关管理要求,做好隔离,争取不给社区和家里带来负担。”陆同学说。

  眼下浦东机场的入境管理,在留学莫斯科、家在甘肃兰州的张同学看来,是严肃、紧张,但“让人放心”。他向记者表示,从班机落地、海关登临检疫开始,经历前所未有的严格管理,自己的确有一些紧张,“ 但正是这种严格,确保了疫情防控的严密,也是对我们每一位回国人员的负责”。






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昨天在沪举行签约揭牌仪式。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会见了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一行。 李强对中国建设银行长期以来积极支持参与上海城市发展建设表示感谢。他说,当前,我们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实施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围绕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中国......

[查看详细]
    后台管理    |     联系我们    | 公安部备案号:31011502016759 沪ICP备20021803号-4